[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37575.9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朱暾;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1/06;E04G17/02;E04B2/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墙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废弃混凝土、砖块、陶瓷及粉煤灰等建筑和工业废料为原料的再生混凝土由于具有低碳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房屋墙体材料。目前常用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有两类:第一类,传统施工方法,将再生混凝土预制成砖块,然后再用砂浆将砖块砌成墙体;第二类,直接用再生混凝土浇注墙体,需要借助模板的支撑作用。第一类施工方法制得的墙体存在整体性差、抗震性差等缺陷,第二类施工方法对模板的要求高,模板造价高昂,与再生混凝土低廉的原料成本形成强烈反差,房屋墙体是一种薄且宽高的构件,支护难度大,难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需要借助模板的支撑作用完成,使用的模板由面板和堵头板组成,面板和堵头板通过连接件粘贴固定。
具体步骤为:
(1)按照所建墙体的位置安装模板的面板和堵头板;
(2)在连接件上涂满建筑结构胶,用来粘贴固定步骤(1)安装的模板面板和堵头板;
(3)待步骤(2)所涂的建筑结构胶固结后,直接向模板所形成的模腔里浇注再生混凝土,采用分层浇注法,首层浇注再生混凝土高度为首层模板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便于第二层模板安装;第二层浇注再生混凝土高度为填满首层模板的剩余高度和第二层模板的二分之一,其余类推。
所述模板的面板和堵头板均采用与再生混凝土墙体所使用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再生混凝土在预制厂预制而成;
所述连接件由钢板制成,有长方形、∏形和正方形三种形状,长方形连接件用来粘贴固定垂直相邻的面板和堵头板以及平行相邻的面板,∏形连接件用来粘贴固定平行相对的面板,正方形连接件用来填补密封模板的其他空隙;
所述模板在再生混凝土墙体凝固后,成为墙体的一部分,无需拆模工序。
与常用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再生混凝土预制模板,具有以下优点:
(1)模板造价低廉,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墙体浇注成型,整体性高,增强了墙体的抗震性;
(3)采用再生混凝土预制模板,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有利于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模板的构件之间用连接件固定,牢固而无需传统的模板支护措施,节省施工费用;
(5)无需模板拆除工序,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模板的面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用模板的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用模板的堵头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用模板的堵头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用∏形连接件未折叠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用∏形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用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用模板俯视图。
图中标记:1-面板;2-面板预留凹槽;3-堵头板;4-堵头板预留凹槽;5-∏形连接件;6-粘结处;7-折痕;8-模腔;9-长方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在所建墙体位置放线,按照放线位置安装模板面板和堵头板;
(2)在连接件上涂满建筑结构胶,将长方形连接件嵌入垂直相邻面板和堵头板端部预留的凹槽中以及平行相邻面板端部预留的凹槽中,将∏形连接件两端粘结处粘贴在墙体两侧平行相对面板预留的凹槽中,将正方形连接件嵌入模板的其他凹槽密封空隙;
(3)待步骤(2)所涂的建筑结构胶固结后,直接向模板所形成的模腔里浇注再生混凝土,采用分层浇注法,首层浇注再生混凝土高度为首层模板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便于第二层模板安装;第二层浇注再生混凝土高度为填满首层模板的剩余高度和第二层模板的二分之一,其余类推。
所述模板的面板和堵头板均采用与再生混凝土墙体所使用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再生混凝土在预制厂预制而成,面板和堵头板高度相同,厚度均为12毫米,堵头板长度为336毫米;
所述正方形连接件、长方形连接件和∏形连接件均由0.8毫米厚的钢板制成,正方形连接件的边长为12毫米;长方形连接件宽度为12毫米,长度为24毫米;∏形连接件为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同(360毫米),宽度为22毫米的长条,长条的四角剪掉剪口形成粘结处,剪口的尺寸为长12毫米×宽5毫米,长条的中端未剪掉而多出的宽5毫米部分沿折痕弯折90°角,形成∏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爆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健酒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