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467.1 | 申请日: | 201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广晶;戴会超;蒋定国;陆航;张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壳内温压 协调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温度维持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温压协调系统,温度维持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加压泵和高位膨胀水箱(25),温压协调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14)、压力保持系统高度自动调节装置(18)和中央控制系统(8),高位膨胀水箱设置在压力保持系统高度自动调节装置顶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温度系统控制模块、压力系统控制模块、温度测量输入模块、压力测量输入模块、温压关系输入模块和控制精度输入模块,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维持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水温测量计和压力保持系统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由锅炉(12)、循环泵(9)与蜗壳(1)通过管路循环连接组成;所述冷却系统由制冷器(26)、循环泵(9)与蜗壳(1)通过管路循环连接组成,锅炉和制冷器并列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膨胀水箱侧面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软管(20),进水软管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直管(19),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软管(22),出水软管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直管(23),高位膨胀水箱底端设有水箱底部承压管软管(24),水箱底部承压管软管另一端连接蜗壳承压水管(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由浮子(21)作为开关,所述的出水口为全开式。
5.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内温压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当蜗壳内平均水温低于指定值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向锅炉发出加热指令,同时循环泵开启,直到蜗壳内平均水温满足设计要求,停止加热,循环泵持续开启,均匀蜗壳内水温;当蜗壳内平均水温高于指定值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向制冷器发出冷却指令,同时循环泵开启,直到蜗壳内平均水温满足设计要求,停止冷却,循环泵持续开启,均匀蜗壳内水温;
2)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水温测量计得到蜗壳内平均水温后,由原先输入温压关系输入模块的温度和水压间的关系得到蜗壳需要的水压,若实际压力与所需要压力差不满足原先输入控制精度输入模块的精度要求,中央控制系统向压力保持系统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发出指令,抬高或降低压力平台高度,使蜗壳内水压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4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圆钢成型加工装置
- 下一篇:细长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校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