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稠油热采井用套管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7336.3 申请日: 2012-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269099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黄英;滕建明;沈忠华;姬丙寅;张始伟;黄云;王绪华;边华川;江健;陈坤 申请(专利权)人: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18 分类号: C22C38/18;C22C33/04;C21D8/10;E21B17/01
代理公司: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代理人: 王占杰
地址: 610303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造 稠油热采井用 套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总体上涉及稠油热采井用套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稠油热采井用套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其储量远远超过普通原油的地质储量。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全世界稠油的潜在储量可能是已探明的普通原油储量的6倍。我国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稠油资源,近年来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发展飞速,在产量构成中稠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随着石油工业发展的深入,开采稠油已成为各大油田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与之相对应的稠油作业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部分热采油田选用普通API套管,但是使用普通API套管后,由于套管的过早损坏导致油井的提前报废,给油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套管的损坏形式主要为变形、错断、破损和套漏等。随着热采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井下技术状况日趋复杂,开发稠油热采井套管对于油田可持续性发展,增产创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现行的热采井套管设计标准大多数都是遵循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即保证外载产生的套管应力或等效应力不高于套管材料的最低屈服应力。基于应力设计,要求套管抗拉、抗挤和抗内压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从而选择钢级,及根据热载荷产生的热应力计算套管预应力。然而,期望的是,热采井用套管的设计思想为基于应变的设计,允许套管服役后产生一定的塑性应变,但套管服役后产生的塑性应变不高于规定的许用应变,另外对热循环温度载荷可能产生疲劳进行疲劳寿命预测。

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热采井钢管的成分有所不同,国内目前稠油热采井用油套管主要采用Cr-Mo钢,如天津无缝钢管公司设计开发的TP110H(30CrMo),但是其高昂的价格加重了各油田的生产成本。

基于此,需要开发一种制造稠油热采井石油套管的方法,以提供一种屈强比、延伸率、性价比综合性能高的稠油热采井石油套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稠油热采井用套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炼钢和连铸,炼钢包括初炼钢水、脱氧合金化和精炼,在初炼钢水中,控制钢水中的碳不小于0.06重量%且磷不大于0.003重量%,并控制出钢温度范围为1 620℃~1660℃,在精炼中,以2.5~3.5kg/t加入BaSiAlCa脱氧剂或Ca系脱氧剂,并以1.0kg/t加入Al块,以进行脱氧合金化,在精炼结束后,炉外以0.6~0.8kg/t喂Ca-Si丝,并控制吹氩强度以保持钢液蠕动且钢液不得裸露,控制净吹时间≥12分钟,由此得到Cr-Mn钢,该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计为:碳:0.24%~0.30%,硅:0.15%~0.40%,锰:0.8%~1.2%,铬:0.9%~1.30%,镍:≤0.30%,磷:≤0.005%,硫:≤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轧管,将在连铸后得到的钢按照期望的壁厚和内径或外径进行轧管,以得到期望的管坯;以及热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控制淬火加热温度为870℃~890℃,采用的淬火方式为喷淋+轴流,控制回火加热温度为530℃~540℃,从而在热处理后得到稠油热采井用套管。

所述热采井用套管的延伸率大于20%,热采井用套管的常温屈强比小于0.93,350℃高温屈强比小于0.8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制造稠油热采井用套管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炼钢和连铸,炼钢包括初炼钢水、脱氧合金化和精炼,在初炼钢水中,控制钢水中的碳不小于0.06重量%且磷不大于0.003重量%,并控制出钢温度范围为1620℃~1660℃,在精炼中,以2.5~3.5kg/t加入BaSiAlCa脱氧剂或Ca系脱氧剂,并以1.0kg/t加入Al块,以进行脱氧合金化,在精炼结束后,炉外以0.6~0.8kg/t喂Ca-Si丝,并控制吹氩强度以保持钢液蠕动且钢液不得裸露,控制净吹时间≥12分钟,由此得到Cr-Mn钢,该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计为:碳:0.24%~0.30%,硅:0.15%~0.40%,锰:0.8%~1.2%,铬:0.9%~1.30%,镍:≤0.30%,磷:≤0.005%,硫:≤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轧管,将在连铸后得到的钢按照期望的壁厚和内径或外径进行轧管,以得到期望的管坯;以及热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控制淬火加热温度为870℃~890℃,采用的淬火方式为喷淋+轴流,控制回火加热温度为530℃~540℃,从而在热处理后得到稠油热采井用套管。所述热采井用套管的延伸率大于20%,热采井用套管的常温屈强比小于0.93,350℃高温屈强比小于0.85。下面将对炼钢、轧制和热处理工艺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炼钢和连铸工艺流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