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小型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冶炼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7175.8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南萍;程应杰;黎军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创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型 转炉 自动 炼钢 系统 冶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中小型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冶炼工艺。
背景技术
副枪计算机炼钢技术于二十世纪70年出现以来,由于它能简化操作过程,准确的进行转炉终点控制,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因而在大型转炉上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对于中小型转炉,由于以下原因的限制,还不能应用于生产:(1)中小型转炉炉口小,转炉氧枪和副枪很难同时在炉内工作,转炉氧枪的供氧气流会严重影响副枪的工作,副枪的测成率和测量的准确性会大为降低,甚至会烧坏副枪;(2)副枪测量探头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计算炼钢系统的吨钢经济效益;(3)炉口渣比较多,在下副枪时,炉口渣严重影响其工作,甚至撞坏副枪,导致副枪根本不能工作。基于以上原因,中小型转炉钢厂利用副枪进行自动控制是一件十分困难和不经济事,现有技术的炼钢工艺中尚无对应的解决办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中小型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冶炼工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小型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冶炼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进行静态计算,加入铁水和/或废钢并吹炼;
2)静态控制过程;
3)利用副枪测量T-C电信号值,进行动态控制;
4)加入冷却剂;
5)比较实际供氧量与计算供氧量,判断比较结果;
6)吹炼终点前提升氧枪;
7)利用副枪测量T-C电信号值;
8)比较终点值,进行补吹和/或出钢;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测量T-C电信号值的过程为:
3a)提升氧枪并倾斜炉体;3b)驱动装载有副枪的平台小车接近炉体,将副枪伸入炉体测量T-C电信号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测量T-C电信号值的过程为:7a)提升氧枪并倾斜炉体;7b)驱动装载有副枪的平台小车接近炉体,将副枪伸入炉体测量T-C电信号值。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副枪测试工艺,保持了原计算机炼钢系统副枪的功能,又解决了原计算机炼钢系统副枪测量不能用于中小型转炉的矛盾,使得中小型转炉采用计算机炼钢成为现实,由于本系统采用提氧枪测量副枪的方式,减少了副枪测量的保护措施,可大量简化副枪结构,降低副枪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同时,也简化了TSC和TSO探头的结构,使得TSC和TSO探头价格降低成为可能,保证了钢厂采用计算机炼钢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中小型转炉炼钢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小型转炉炼钢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发明,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计算机炼钢模型实际上是半经验半理论的增量模型,它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为理论基础,通过自学习来逐渐的接近生产实际。计算所炼钢模型分为两个部分即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静态模型负责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动态模型通过炼钢终点前测量得到的有关C-T信息来校正静态模型的计算误差,从而达到准确控制转炉炼钢C-T的目的。
正常的计算机炼钢系统是在转炉供氧在炉次的85%时下副枪一次测量,检测转炉熔池此时的C-T并取样,并把检测到的C-T作为动态过程的起始点转入计算机炼钢的动态控制。副枪只是一种检测设备,它的作用只是检测转炉熔池此时的C-T并取样。如果我们利用其它方式获取转炉熔池的C-T同时取样,同样是可以应用自动炼钢技术的。比如我们把副枪的检测功能从转炉上部移至转炉炼钢平台,在转炉供氧在炉次的85%时提氧枪,倒炉测量转炉熔池的C-T并取样,并把测量到的C-T信号传到计算机,同样是可以进行计算机炼钢的动态控制。为了区别于转炉副枪,可将这种具有副枪所有功能的设备称之为异型改变副枪。异型副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平台小车系统。负责系统的运行,把测量系统送到测量位置。
(2)测量系统。负责取出熔池的C-T电信号并取样。
(3)信号置换系统。负责将熔池取出的C-T电信号置换成C-T值,并送到计算机炼钢模型进行动态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创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创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