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36526.3 | 申请日: | 201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达 |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1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铲斗绞吸 混合式 挖泥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浚工程中的挖泥船,尤其是涉及一种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
背景技术
绞吸式挖泥船是目前在疏浚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挖泥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铰吸式挖泥船都用于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施工,是现有挖泥船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但绞吸式挖泥船仍然有一些不足,比如绞吸式挖泥船多适宜于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河底。对于硬质水底,虽然在特殊情况下绞吸式挖泥船上安装大功率绞刀设备,不需爆破即可挖掘玄武岩和石灰石等岩石地层,这也带来了挖泥船的造价直线飙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可挖掘硬质地层的挖泥船造价高昂的问题,提供的一种既可以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河底又可以挖掘硬质水底,甚至承担一些特殊挖掘任务,如清理围堰、拆毁旧堤、打捞沉物和清除水下障碍物等并且造价不高的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包括船体、吸管前端围绕吸管装设的旋转绞刀装置和至少一台全旋转铲斗挖掘机。
船体上设置有两部装有钢桩的台车。
船体内设置有泵舱和泥舱,泵舱装有泥泵和吸泥装置。
船体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进行碎石施工的重锤。
船体艉部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船舶推进的推进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种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既可以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河底又可以挖掘硬质水底,甚至承担一些特殊挖掘任务,如清理围堰、拆毁旧堤、打捞沉物和清除水下障碍物等,并且只需要对现有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简单改造即可,所以改造费用不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推进器,2.吸管,3. 旋转绞刀装置,4.泵舱,5.钢桩,6.台车,7.泥舱,8. 全旋转铲斗挖掘机,9.重锤,10.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一种铲斗绞吸混合式挖泥船包括船体10、吸管2前端围绕吸管2装设的旋转绞刀装置3和至少一台全旋转铲斗挖掘机8。
船体10上设置有两部装有钢桩5的台车6。挖泥时依靠台车6使钢桩5定位和步进,先将其中一根钢桩5插入水底作为定位桩,用锚缆拉动挖泥船,以定位桩为中心,左右摆动挖泥。前移时,像两腿走路,用另一根钢柱交替地换桩,铰刀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
船体10内设置有泵舱4和泥舱7,泵舱4装有泥泵和吸泥装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地布置泵舱和泥舱的位置。
当遇到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河底时,用旋转绞刀装置3的铰刀铰松河底泥土,再用泥泵将泥浆用吸管4吸入,经过排泥管送到岸上或排入泥驳运走。
当遇到土质较硬的水底或者承担一些特殊挖掘任务,如清理围堰、拆毁旧堤、打捞沉物和清除水下障碍物等时,全旋转铲斗挖掘机8利用吊臂上伸出的长柄铲斗铲入水底挖掘泥石,然后提升铲斗,将土石方卸于泥驳。它的优点是全部功率集中使用在一个铲斗上,可以进行特硬挖掘。
船体1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进行碎石施工的重锤9。当遇到各种石块,重粘土和石质土壤的水下地质时,可以先用重锤9进行碎石施工,再用吸管2把碎石吸走或者用全旋转铲斗挖掘机8挖走。
船体10艉部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船舶推进的推进器1,可以使挖泥船缓慢而平稳地行驶,不断挖掘前方水底的泥石。
应当指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达,未经张洪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