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模块船及其模块连接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519.3 | 申请日: | 201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达 |
主分类号: | B63B3/08 | 分类号: | B63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1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模块 及其 连接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模块船及其模块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模块化造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技术上日趋成熟。目前已被多国海军采用,如美国、德国、丹麦、瑞典、俄罗斯等。应用也很广泛,航母、潜艇、巡洋舰、护卫舰等水上、水下舰艇等都开始采用。模块化造船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整个全寿期费用和保持全舰系统的先进性。包括研发、设计、建造、维护、改装。突出的优点是加快建造周期,升级灵活,便于安装新系统。
国外造船先进国家,舾装单元已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通过机电设备模块化,标准化和过程简单化,减少船舶设计,生产,采购等整个寿命期运行以及保障方面所需的时间和复杂性降低船舶建造和服役期内的总成本。这里所说的标准化,是指舾装设备,甚至分段都具有成批生产的同样规格的设计,通过大批量生产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装配作业的效率,当然具体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也是造船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比之下,我国在尺度化,模块化造船技术这方面的努力还十分缓慢,比较日本和其他国家造船业船台船坞建造周期仍是过长,固然在新船的建造上已经初步有了体现,还需要奋起直追。尽管目前国内少数船厂也采用了舾装单元化、模块作为独立单元的设计方式,但管件的连接安装仍然要在船上实现,这样就大大延长了建造时间,不利于降低建造成本。另外,由于船体本体具有很复杂的外形,目前模块化造船主要集中在建造各种功能模块并进行组合装配,缺乏模块化建造船体本身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模块船及其模块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要等船体建造完成以后才能舾装的局限,并可以实现模块化建造船体本身、舾装件,提高各模块单元之间的协调建造,最终实现船舶的流水作业式制造,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降低了建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模块船由根据船舶结构特征划分的若干船体模块、船体模块边缘伸出的起到连接相邻船体模块作用的连接板组成。船体模块的舱壁和连接板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装有电气、电子设备舾装件的舾装模块。
船体模块的舱壁和连接板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块夹板,连接到相邻船体模块的舱壁上。
船体模块的舱壁上留有用于安装骨材的骨材孔。
船体模块的舱壁可以用扶强材进行加固。
船体模块同一位置的舱壁上可以各设置有至少一个舱门,用板将舱门之间的夹缝封闭起来。
相邻船体模块连接处的接缝上方可以焊接上覆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平台可使用的可拆分式生产生活模块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船体模块安装上机械设备后再统一吊装到总装区域。
步骤b,依次将相邻船体模块的连接板焊接起来,同时将夹板与船体模块的舱壁焊接起来,完成船体的总装。
步骤c,依次在骨材孔里安装并焊接固定船体的骨材。
步骤d,将内部装有电气、电子设备舾装件的舾装模块安装在船体模块的舱壁和连接板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并固定入位,完成船舶的舾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舾装和船体建造同时进行,并模块化建造船体本身、舾装件,提高了各模块单元之间的协调建造,最终实现船舶的流水作业式制造,大幅缩短了建造周期,降低了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模块船的船体结构横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模块船的相邻船体模块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1. 船体模块,2.扶强材,3.覆板,4.连接板,5.骨材孔,6.舱壁,7.舾装模块,8.夹板,9.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模块船由根据船舶结构特征划分的若干船体模块1、船体模块1边缘伸出的起到连接相邻船体模块1作用的连接板4组成。
如图2所示,船体模块1的舱壁6和连接板4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装有电气、电子设备舾装件的舾装模块7。这样,就可以在建造船体的同时建造船舶舾装件,等船体完工以后只需要将舾装件固定入位就可以实现船体和舾装的同时进行。
船体模块1的舱壁6和连接板4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块夹板8,连接到相邻船体模块1的舱壁6上,有利于提高船体的整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达,未经张洪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