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346.5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7/00;A61K35/64;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硬皮症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硬皮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顽固性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的皮肤损害依次经历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缩期三个阶段。病变呈对称性,病变多由手指逐渐向近端扩展,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的界限不清。本病有局限性和系统性之分,前者局限于皮肤和肌肉损害,后者除此之外,尚累及内脏。硬皮病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局限性者预后良好,系统性者,一旦肺、心、肾受累,病情迅速恶化,预后较差。硬皮症属中医的“肌痹”、“皮痹”等范畴。对于硬皮症的治疗,西医多采用血管活性剂和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治疗,对病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需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疗效又不甚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配方,其针对硬皮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7-11,桃仁7-11,红花7-11,当归7-11,五灵脂7-11,香附7-11,牛膝7-11,秦艽7-11,羌活7-11,地龙9-15,鸡血藤12-18,黄芪28-32,大黄7-11,丹皮7-11。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肚经。活血能经;祛瘀止痛。《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秦艽: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治风湿痹通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肝、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本草纲目》: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
地龙:其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主治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生用固表托疮。
大黄: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
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
针对气郁血瘀所致的硬皮症,中医认为气主血,行气郁,则血瘀,肌络瘀阻,失于儒养,则见面色黧黑,肌肤消瘦,皮肤板硬;气主动,气机郁滞,则张口吞咽困难;舌紫黯,苔薄,脉细弦,均为气郁血瘀之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