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122.4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夹送辊 控制 带钢 尾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精轧机与卷取机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所以,在卷取机的前方只安装有一个张力辊和侧导板,张力辊和侧导板的主要功能是使带钢对正卷取机,以防止带钢因跑偏而形成不规则的钢卷。虽然该种夹送辊和侧导板可以解决钢卷形状不规则问题,但对于轧制较薄(厚度在1.8mm以下)的带钢而言,由于薄带钢尾部(带钢尾部是指60米左右部位)在脱离精轧机还没有进入张力辊时,薄带钢的尾部就会随意摆动和上翘,如果不采取稳定带钢尾部的措施而使其直接到达张力辊和侧导板所在的部位,张力辊和侧导板必须具备一定的压力来压紧带钢,致使带钢与侧导板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力,从而造成侧导板上衬板磨损,而衬板被严重磨损后所形成的沟槽会使带钢跑偏,从而造成卷取机上卷取的钢卷不规则。对于轧制较薄的带钢来说,因较薄带钢承受力较差,如果侧导板与带钢之和的压力较小,不易使带钢对正卷取机,如果侧导板与带钢之和的压力较大,会直接造成带钢边部损伤,从而影响到带钢卷形,且产生卷边和破边等质量缺陷,致使成材率降低。
在轧制带钢时,由于轧制速度相当快,而夹送辊的起落速度相对较慢,所以,现有轧机上的夹送辊均采用固定的压力夹持带钢。在这种场合下,即便在精轧机与卷取机之间再增加一个夹送辊,虽然可以解决带钢跑偏和上翘的问题,但由于夹送辊在夹持带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夹持力会阻碍带钢的轧制速度,所以,增加夹送辊必须加大轧机的驱动力,从而可提高轧钢成本和增加能源消耗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调整夹送辊的方式来稳定带钢以解决带钢尾部跑偏和成本高等问题的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包括前期定位和压力控制,以及后期定位这三个步骤。前期定位:在卷取机刚卷起带钢时,将夹送辊的上辊位置固定在距离带钢上表面5.5-10mm处;压力控制:当带钢剪切部位到达精轧机架前,将飞剪夹送辊的上辊向下方移动并压至在带钢的上表面,并将上辊与带钢间的压力控制在30-80千牛之间;后期定位:当带钢尾部到达卷取机夹送辊前方0.8m-1.2m时,将再上辊抬起并距带钢表面180-220mm处。其中的夹送辊安装在末精轧机和卷取机张力辊之间。所述前期定位可以使夹送辊在最短的时间内夹持住带钢,且不会增加轧机和卷取机的驱动力。
所述压力控制步骤中,所述带钢尾部到达前三个精轧机架部位时实施压力控制。
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中对增加的夹送辊进行的前期定位和压力控制,而不是单纯的保持定距离和定压力,采用前期定位的位置控制与压力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被轧制的带钢波动大的时候,从而导致钢卷出现外塔缺陷的问题;另外,即该种夹送辊只是距带钢尾端60米左右时才实施压力控制,可以减轻卷取机前的张力辊和侧导板的压力,可以保证薄带钢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当轧机在正常轧制状态下,被轧制的带钢进入卷取机将刚卷起时,让卷取机发出卷钢信号,然后将夹送辊的上辊位置固定在距离带钢上表面5.5-10mm处,并保持此位置,以实现前期定位;当检测到带钢的最尾端的被剪切部位到达从轧机尾部数第三个精轧机架时,将夹送辊的上辊向下方移动并压至在带钢的上表面,并将上辊与带钢间的压力控制在30千牛以上压力,并保持压力值以压住带钢。其压力可根据不同厚度带钢规格调整此压力,一般不超过80千牛,即将位置控制转换为压力控制,当带钢尾部到达卷取机夹送辊前方0.8m-1.2m时,将再上辊抬起并距带钢表面180-220mm处,以使夹送辊实现后期定位等待下一块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