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颗粒燃料冷态致密成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113.5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海燕;张帮其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燃料 致密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类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粉碎设备、冷态成型模具及成套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具体涉及生物质颗粒燃料冷态致密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进行,采伐、造材、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剩余物也是不可避免的。林业生产过程中的“三剩物”一直是困扰林业生产的难题。这些剩余物堆弃于林间,不仅需要清理,而且清理过后的“三剩物”又要定点焚烧。这样做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焚烧时又为原本就压力很大的林区防火增添负担。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剩余物腐烂变质,会引发森林病、虫、害的产生。
当前,我国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产业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我国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发展中,秸秆颗粒燃料占的比重比较大。由于秸秆颗粒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分布较广;可以实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近销售等特点,
与秸秆颗粒相比,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的发展由于受到原料、气候、生产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政府出台鼓励其发展的力度不够大,发展速度一直不快。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们对“低碳、环保”的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日益青睐。尤其是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燃料,凭借其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密度大、发热量高、燃烧效率高、环保等特点,使得人们对能源需求的目光进一步对准了生物质致密固化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生物质颗粒燃料冷态致密成型设备,它能替代煤,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粉碎机1、旋风分离器2、输送绞龙3、水箱4、喂料搅拌器5、颗粒燃料成型机6、提升机7、冷却干燥器8、分离器9、旋风分离器10、引风机11;粉碎机1与旋风分离器2连接,旋风分离器2与输送绞龙3的上端连接,输送绞龙3的下端和水箱4均与喂料搅拌器5连接,喂料搅拌器5的底端与颗粒燃料成型机6连接,提升机7的一端与颗粒燃料成型机6连接,另一端与冷却干燥器8的连接,冷却干燥器8与旋风分离器10连接,分离器9设置在冷却干燥器8的底部,旋风分离器10与引风机11连接。
本发明运行流程为:粉碎机1将粉碎的原料送至旋风分离器2,通过旋风分离后再通过绞龙输送至喂料搅拌器5中,并通过水箱4向喂料搅拌器5输送水,喂料搅拌器5将原料搅拌后送至颗粒燃料成型机6中,然后再将成型后的颗粒燃料输送至提升机7中,通过提升机7将燃料送至冷却干燥器8中,经过冷却干燥后再将燃料送至分离器9和旋风分离器10中,最后燃料经过旋风分离器后再送至引风机11中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替代煤,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粉碎机1、旋风分离器2、输送绞龙3、水箱4、喂料搅拌器5、颗粒燃料成型机6、提升机7、冷却干燥器8、分离器9、旋风分离器10、引风机11;粉碎机1与旋风分离器2连接,旋风分离器2与输送绞龙3的上端连接,输送绞龙3的下端和水箱4均与喂料搅拌器5连接,喂料搅拌器5的底端与颗粒燃料成型机6连接,提升机7的一端与颗粒燃料成型机6连接,另一端与冷却干燥器8的连接,冷却干燥器8与旋风分离器10连接,分离器9设置在冷却干燥器8的底部,旋风分离器10与引风机11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运行流程为:粉碎机1将粉碎的原料送至旋风分离器2,通过旋风分离后再通过绞龙输送至喂料搅拌器5中,并通过水箱4向喂料搅拌器5输送水,喂料搅拌器5将原料搅拌后送至颗粒燃料成型机6中,然后再将成型后的颗粒燃料输送至提升机7中,通过提升机7将燃料送至冷却干燥器8中,经过冷却干燥后再将燃料送至分离器9和旋风分离器10中,最后燃料经过旋风分离器后再送至引风机11中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替代煤,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海燕;张帮其,未经陆海燕;张帮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