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土区油气管道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35960.X | 申请日: | 2012-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超;马云宾;赵迎波;蔡永军;李增彬;马涛;吴官生;杨士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K11/32;G01N21/00;G01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土 油气 管道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冻土区油气管道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冻土区(1)的油气管道a(2)表面及其周围安装多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a(3)、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b(4)、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c(5)组成的温度传感器组,在油气管道a(2)周围安装多个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a(6)、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b(7)、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c(8)、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d(9)组成的含水量传感器组,在油气管道(2)一侧,安装多个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a(10)、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b(11),所有传感器串联熔接,然后通过光缆(12)引到监测站里,光缆(12)与光开关(13)连接,光开关(13)与光纤光栅解调仪(14)连接,解调仪(14)与下位机(15)连接,下位机(15)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卫星通信模块(16)传输至低轨道卫星(17),低轨道卫星(17)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转发至卫星通信模块(18),卫星通信模块(18)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19)进行分析和处理;
冻土区油气管道的监测流程:多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a(3)、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b(4)、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c(5)组成的温度传感器组、多个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a(6)、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b(7)、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c(8)、光纤光栅含水量传感器d(9)组成的含水量传感器组及多个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a(10)、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b(11)组成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组分别对管道周围的温度、水分及管体位移进行监测;此监测得到的信号经光缆(12)传到光开关(13),经解调仪(14)解调传至下位机(15),下位机(15)调用自编的程序,控制光开关(13)和解调仪(14),实现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卫星通信模块(16)传输至低轨道卫星(17),低轨道卫星(17)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转发至卫星通信模块(18),卫星通信模块(18)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19)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冻土区管道的安全状态,对冻土区冻胀融沉灾害预报、油气管道的安全预警;
数据的处理主要由软件完成,其流程是:开始后,下位机数据采集;光开关导通;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数据;下位机数据预处理;卫星通信;上位机判断数据是否完整?若否,则返回下位机数据预处理,若是,则处理并判断数据是否超出阀值?若超出,则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土区油气管道监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管道位移监测方法是:多个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a(10)、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b(11)对管体位移进行监测;此监测得到的信号由下位机(15)采集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经远传与接收,至上位机(19),由上位机(19)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冻土区管道的安全状态,进行冻土区管道温度场动态显示、冻土区管体位移动态显示、冻土区管道水分场动态显示;对冻土区冻胀融沉灾害预报、油气管道的安全预警;
判断管道是否安全,只需将管道的轴线应力与管体屈服应力进行对比,如果超出屈服应力,则进行报警;管道的位移y与管道轴线应力σ之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算时,将管道看作半无限空间的梁,根据地基梁理论定性分析管道的应力变化。
管道位移y曲线为:
弯矩M的计算公式:
将公式(1)代入公式(2)得:
Iz为梁截面惯性矩,Iz的计算公式为:
则管道截面的轴线应力σ:
式中:E为管材弹性模量;R为管道内径,δ为管道壁厚;
根据管道发生的位移y,计算出管道的轴线应力σ,将σ与管道屈服应力对比,判断管道的安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9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