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硅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940.2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伟;宋永才;谢征芳;简科;王浩;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68 | 分类号: | C01B21/06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硅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硅(Si3N4)纳米纤维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是制备高温纳米装置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氮化硅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二氧化硅碳热还原法、硅粉直接氮化法、燃烧合成法、有机硅化合物氨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含硅聚合物的热分解法等。
氮化硅纳米纤维虽然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但是其容易团聚、难以进行编织,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基于多向纳米纤维排布而成的氮化硅纤维毡,可以为复合材料提供关键的增强材料。
CN101838886A于2010年09月22日公开了一种氮化硅纳米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非晶态Si-B-O-C复合粉体前驱体,进而在高温气氛烧结炉中氮化制备氮化硅纳米无纺布,但其工艺路线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催化剂,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适宜复杂形状和规模化生产的氮化硅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化硅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所需形状的石墨板、石墨片或石墨纸为基板,用去离子水清洗,晾干或烘干,备用;
(2)将含Si-C键的聚合物和经步骤(1)处理的石墨基板放入反应炉内;
所述含Si-C键的聚合物可以是聚硅烷、聚碳硅烷或聚硅碳烷,其中优选聚碳硅烷;
(3)使用真空泵将反应炉内压力抽至100Pa以下(优选20Pa以下);
(4)向反应炉中通氮气或氨气,至压力0.1-0.5MPa;
(5)向反应炉中通NH3或NH3与惰性气氛的混合气,控制流量在30L/h-400L/h(优选150/h-250L/h),升温至500-1400℃时(优选1000-1300℃),保温0.4-3小时(优选0.5-1小时);
升温速度为100-350℃/h(优选180-300℃/h);
所述惰性气氛可为N2、Ar或He(优选N2);
所述NH3与惰性气氛的混合气中,优选NH3体积浓度≥50%的混合气氛;
(6)停止通入NH3或NH3与惰性气氛的混合气,再改通氮气或密闭炉体,随炉冷却;
(7)当反应炉温度降到100℃以下时,取出石墨基板,即成。
本发明以聚硅烷、聚碳硅烷或聚硅碳烷以及掺杂这类含Si-C键的聚合物为原料,以NH3或NH3与N2、Ar或He等的混合气为氮化气氛,NH3与含Si-C键的聚合物分解释放的含硅小分子发生气相化学反应,生成硅氮烷,并生成小分子烷烃以消除游离碳,硅氮烷在石墨基板上沉积生长形成纳米氮化硅纤维,纳米氮化硅纤维自行铺展在石墨基板上,即形成氮化硅纳米纤维毡。所得纤维毡厚度一般为0.2-5mm,其中氮化硅纳米纤维的直径一般为50-200nm。
本发明通过控制NH3的浓度、流量以及聚合物裂解温度程序、裂解反应时间等因素,可以获得大面积、复杂异形结构的纳米氮化硅纤维。
通过SEM、EDX、XRD分析表明,产物为氮化硅纳米纤维毡。
本发明采用成熟的工业产品为原料,普通的气氛保护烧结炉,不需要催化剂,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产量高,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纳米氮化硅纤维毡的典型的外观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纳米氮化硅纤维的典型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得纳米氮化硅纤维的典型的EDX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石墨纸为基板,用去离子水清洗,晾干,待用;
(2)将50克聚碳硅烷和经步骤(1)处理的石墨纸放入反应炉内;
(3)使用真空泵将反应炉内压力抽至50Pa;
(4)向反应炉中通氮气至压力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