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碰栓的致动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721.4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C.W.老维尔博恩;M.J.列维;A.T.里格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E05B47/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杨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致动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车辆的车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碰栓的致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车辆通常包括多扇车门,每一扇车门都包括被设置用于接合车上结构的碰栓。当碰栓与车上结构接合时,碰栓将车门固定在关闭状态。碰栓通常安装在车门内部并且因此用户无法直接接触。
被设置用于致动碰栓的致动器组件通常在用户可以从车内接触并且允许用户从内部打开车门的位置被组装至车门。为了操作常规的致动器组件,用户首先要抓住致动器组件,然后拉动致动器组件以打开碰栓,并且随后在继续拉动致动器组件的同时通常用肘部或肩部推送车门以将其打开。
尽管常规的致动器组件已经足够用,但是仍然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常规致动器组件的操作要求用户的手有一定的灵巧度,从而使一根或两根手指与其它手指分开以准确地抓住或者接合致动器组件。而且,用户用手拉动致动器组件且同时还要用用户的肘部和/或肩部去推门的动作要求用户的最靠近车门的手臂拥有基本不受阻碍的移动范围。此外,常规的碰栓不会被设置为用作门把手。通常,在打开车门时,用户必须释放碰栓并快速拉住单独的门把手从而避免车门以不受控的方式打开。在用户受伤、患病或遭遇用户移动能力或移动范围受限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可能无法同时拉动致动器组件、推动车门并随后快速地将手重新定位以抓住门把手从而在车门打开时控制好车门。
一种已有的解决方案是给车门装备可电子致动的碰栓。一种这样的解决方案必然要求将相对较小的按钮安装至车门的内侧部分。按钮被安装至扶手内侧并且被定位成和大小设置为由用户的拇指致动。尽管这种解决方案确实降低了用户打开车门所需的灵巧度,但是仍然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文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车门的可电子致动的碰栓的致动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连接至车门并且可操作地联接至可电子致动的碰栓的致动元件。致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致动可电子致动的碰栓。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致动元件内侧的位置靠近致动元件安装至车门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允许用户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支撑在支撑元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连接至车门并且被设置用于相对于车门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的致动元件。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被定位成在致动元件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时接合致动元件的开关。开关被可操作地联接至可电子致动的碰栓并且被设置用于在致动元件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时致动可电子致动的碰栓。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致动元件内侧的位置靠近致动元件安装至车门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允许用户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支撑在支撑元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连接至车门并且被设置用于相对于车门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的致动元件。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开关,开关被定位成在致动元件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时接合致动元件并且被设置用于在致动元件接合开关时发送致动信号。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与开关通信联接并且与可电子致动的碰栓可操作地联接的控制器。控制器被设置用于在控制器收到来自开关的致动信号时致动可电子致动的碰栓。致动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致动元件内侧的位置靠近致动元件安装至车门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允许用户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支撑在支撑元件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用于控制车辆车门的可电子致动的碰栓的致动器装置,所述致动器装置包括:
连接至车门并且可操作地联接至可电子致动的碰栓的致动元件,致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致动可电子致动的碰栓;以及
在致动元件内侧的位置靠近致动元件安装至车门的支撑元件,以使支撑元件允许用户在沿向外侧的方向推致动元件时支撑在支撑元件上。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致动元件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狭长主体,并且其中致动元件以与车辆的纵向轴线大致对齐的第一方向沿车门的长度延伸。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致动元件基本上沿车门的整个长度延伸。
方案4. 如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支撑元件包括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狭长主体,其中支撑元件以与致动元件大致对齐的第二方向沿车门的长度延伸,并且其中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基本相等。
方案5. 如方案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支撑元件基本横向于致动元件。
方案6. 如方案5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支撑元件构成在致动元件上方延伸的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