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扣压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5627.9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鹰;仲宝付;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28 | 分类号: | F16L23/02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压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管材连接用无芯扣压管接头,属于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管接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管道连接方法之一是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其优点是在常温下施工、节能。现有技术中,高压管道连接采用扣压法兰连接,在其管接头的管芯
中设置有内芯套,这种具有内芯套的扣压管接头存在如下缺点:1.因设有内芯套,导致所连接管道实际管道通径变小,输送效率降低;2. 因内芯套是用无缝钢管车床机加工而成,材料利用率仅40%,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加工难度也大;3. 内芯套为钢质材料,其耐磨耐腐蚀性能远不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其耐磨耐腐蚀性是钢质材料的7倍以上,内芯套抗腐蚀、耐磨能力不能与管体同步,严重影响管道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法兰管接头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
芯扣压管接头”。该管接头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耐磨耐腐蚀性能强、承压能力高的优点,是一种能有效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芯扣压管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芯扣压管接头,是由管口、法兰、扣压管套和管体组成。
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是将扣压管套套装在管体与法兰之间,其扣压管套的端头为与管体翻边部位相适配的翻边形状,其两侧面分别与管体的外壁和法兰的内壁相吻合,所述法兰套装在管体翻边部位相对应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发明点是管口与管体轴心线成900角度翻边。
本发明的再一发明点是所述管口与管体轴心线成900角度翻边,其管口的翻边高度在螺丝孔以内。
所述管接头是在所要连接的两管体相对应端头同时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实现管体扣压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法兰连接管接头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管接头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降低成本、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耐磨耐腐蚀性能强、承压能力高的优点,是一种能有效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芯扣压管接头。
2.因设置为无芯扣压管接头,其输送介质直接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内壁接触,管道通径大,输送效率降高,管道耐磨耐腐蚀性能强,大幅度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3.因设置为无芯扣压管接头,降低管接头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4.管道连接安装时因本发明采用螺栓紧固,无需热源,无需大型设备,常温工况下工作,安装维护极其方便,可降低成本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芯扣压管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芯套,2.法兰,3.扣压管套,4. 管体,5.螺丝孔,6.管口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如图2所示,该无芯扣压管接头,是由管口、法兰、扣压管套和管体组成。
将扣压管套套装在管体与法兰之间,其扣压管套的端头为与管体翻边部位相适配的翻边形状,其两侧面分别与管体的外壁和法兰的内壁相吻合,所述法兰套装在管体翻边部位相对应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其管口与管体轴心线成900角度翻边。
本发明所述管口与管体轴心线成900角度翻边,其管口的翻边高度在螺丝孔以内。
所述管接头是在所要连接的两管体相对应端头同时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实现管体扣压连接。
所述扣压管套所用材质为Q235号钢。
当安装连接管体时,先用翻边机分别对所要连接的管体和扣压管套实行翻边,然后将扣压管套套装在管体的翻边部位,再后在管体翻边部位相对应的中心位置套上紧固法兰,用螺栓紧固,完成管道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耐磨耐腐蚀性能强、承压能力高的优点,是一种能有效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可降低成本20%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芯扣压管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