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170.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劲;李昊;何德才;白昆;孔欣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尔宜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装修 模型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实际室内空间的三维尺寸,确定至少一个特定构件的安放空间定位点;
步骤二、提取所测量的三维尺寸数据信息和特定构件的安放空间定位点置信息,并在操控计算机上根据3D投影算法生成坐标系;
步骤三、设置多个功能区模块,所述功能区模块中或包含特定构件子模块,且所述功能区模块中还包含多个设计子模块,通过基于坐标系的关联位置参数设置各设计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联关系;
步骤四、根据所选择的功能区模块的种类和特定构件的安放空间定位点的投影位置,将所选择的功能区模块生成在根据所述三维尺寸数据信息生成的二维平面框架图形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构件组模块,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构件子模块,
在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设置基础构件组模块的铺设区域,并根据特定构件的安放空间定位点的投影位置,设定基础构件组模块中特定构件子模块的生成位置,再根据该生成位置、基础构件组模块的铺设区域和计算机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基础构件组模块其余部分的组合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根据所述三维尺寸数据信息生成的二维平面框架图形的方法为:根据所述三维尺寸数据信息中的二维尺寸数据信息和所述坐标系在所述操控计算机上生成二维平面框架图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空间定位点的投影位置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将所述安放空间定位点的位置投影在所述二维平面框架图形上,并确定所述安放空间定位点的坐标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之后还包括:
步骤五、根据所述三维尺寸数据信息和安放空间定位点位置信息,对步骤五中生成的二维平面框架图形进行立体化数据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风格选择步骤:在立体化数据的过程中,操控计算机根据用户选择的风格参数,利用预设装饰模块填充室内装修模型的框架部分,且将所述风格参数关联至功能区模块及其中的所有子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匹配步骤:在立体化数据的过程中,操控计算机计算功能区模块的边界与框架部分边缘之间的距离,根据功能区模块的类型和与框架部分边缘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阈值确定功能区模块的最终设置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调整步骤:在立体化数据的过程中,操控计算机计算功能区模块的边界彼此之间的距离,根据功能区模块的类型和彼此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阈值确定该功能区模块内子模块的最终关联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模块的类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提取功能区模块的特征属性信息,将所述特征属性信息与用户的选择的功能区模块进行比对,确定选择的功能区模块的种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在将所选择的功能区模块生成在根据所述三维尺寸数据信息生成的二维平面框架图形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的方式使功能区模块生成一定的大小,再将该大小的功能区模块生成在所述二维平面图形中。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装修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填充的预设装饰模块和所填充的功能区模块,以及它们中各自的子模块信息,计算步骤五中生成的室内装修模型的全部构成组件,并统计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尔宜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尔宜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