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月球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实时数据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5027.2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王芳;张文喜;边伟;任鑫;温卫斌;黄旻;朱海华;付强;李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1J3/45 | 分类号: | G01J3/4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月球 卫星 干涉 成像 光谱仪 实时 数据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月球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面站接收卫星下传的原始位流数据;
步骤2,对接收的原始位流数据进行成帧数据处理,得到多个成帧数据,所述成帧数据处理包括位同步、帧同步、解扰、RS译码和数据组帧;
步骤3,按照所述成帧数据中携带的虚拟信道标识,提取成帧数据中特定虚拟信道的数据,取出其中的有效数据字节形成虚拟信道数据;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虚拟信道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事先约定的有效载荷应用标识符分拣出干涉成像光谱仪源包数据;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源包数据进行格式重整以生成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块;
步骤6,将生成的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块转换成具有实际物理含义的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以便于观测者识别;
步骤7,将步骤6经过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视图显示;
步骤8,对显示出来的数据进行判读,判断该数据是正常或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位流数据包括工程数据、遥测数据和科学数据,其中,
工程数据为在月球卫星在轨工作时,干涉成像光谱仪采集的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
遥测数据为月球卫星采集的干涉成像光谱仪工作时的状态参数;
科学数据为在月球卫星上工作时干涉成像光谱仪自身探测到的科学数据;
所述工程数据和遥测数据分为实时和延时两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位同步:利用包含有同步信号的编码从数据信号自身提取同步信号来锁定时钟脉冲频率,以达到位同步的目的;
步骤2.2,帧同步:按比特位查找所述原始位流数据中的帧同步头,从帧同步头开始截取512个字节形成多个原始数据帧;
步骤2.3,解扰:用508字节的扰码与所述原始数据帧中帧同步头以后的508个字节一一进行异或操作,以对所述原始数据帧进行解扰;
步骤2.4,RS译码:用解扰后的原始数据帧中的最后64字节的RS码对原始数据帧进行RS译码,并记录RS译码后的数据,同时生成两字节的数据质量信息;
步骤2.5,数据组帧:将经过RS译码后的数据帧与所述两字节的数据质量信息组成大小为514字节的成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有效数据字节为成帧数据中除去帧同步头、虚拟信道标识和RS码后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形成虚拟信道数据成帧数据统计信息的步骤,所述统计信息包括虚拟信道数据中成帧数据的个数,以及成帧数据流中不连续数据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步骤3得到的虚拟信道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排序、去源包包头,其中,
所述排序为根据源包数据格式中的时间码信息,依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包数据依次包括2字节的同步码、2字节的包标识、2字节的包序列控制码、2字节的包长度标识、496字节的数据域以及8字节的校验信息;其中,496字节的数据域未满时添加填充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进一步包括:将属于一个采样周期的干涉成像光谱仪科学数据、工程数据和遥测数据分别进行拼接,形成干涉成像光谱仪一个采样周期的科学数据块、工程数据块以及遥测数据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缩减数据量,卫星下传的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科学数据为压缩数据,对于压缩的科学数据,在所述步骤6之前进一步还包括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0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