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香蕉叶生产的高产草菇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511.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香蕉 生产 高产 草菇 菌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香蕉叶生产的高产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菌株,特别涉及高产草菇菌株的选育。
背景技术
草菇学名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ex Fr.)Sing,别名兰花菇、美味苞脚菇、中国蘑菇、南华菇,是世界四大栽培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广东地区的食用菌主打品种之一。其子实体肉质肥嫩、味道鲜美,且富含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草菇喜温、喜湿,夏季生长于稻草等禾本科草类或棉、麻等纤维废料上的草质腐生菌。草菇的生产目前主要原料是废棉和稻草。但是随着原材料的紧缺,这些原本不值钱的材料也价格上涨,导致了草菇生产成本的提高,抑制了菇农的种植草菇的积极性。
香蕉叶是香蕉收获后产生的废弃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等物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325.05万吨的香蕉废物被遗弃。目前人们尝试着对香蕉叶等废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如在堆制有机肥料、开发新型饲料和造纸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没有取得突破。另外也有利用香蕉废物进行栽培食用菌的报道,如在香蕉园行间栽培平菇;利用蕉叶代替稻草栽培草菇;以棉籽壳、香蕉茎叶为主料制作草菇菌种等。但由于现有菌种在香蕉废物上的适应性较差,生物学较低(低于10%)而至今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利用香蕉叶生产草菇的实用的高产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香蕉叶生产的高产草菇菌株。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1)野生草菇菌株的分离
在广东省湛江地区,5月至9月份期间,选择雨天第二天,对香蕉园进行野生草菇资源的调查。2009年7月4日,本发明人在广东海洋大学香蕉园中发现一个草菇子实体(说明书附图1),该子实体发生于两株香蕉假茎之间的枯死叶鞘上。当天把它采集回,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法,无菌操作下,将子实体的菌盖去除,菌柄纵向撕成两半,用镊子镊取菌柄内部接近菌盖部位的菌肉,接于PDA平板上,保鲜薄膜密封后置于30℃的恒温培养。3天后,获得一株纯的菌丝体培养物,编号为Vb(说明书附图2)。该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号为CCTCC M 2012115;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2)菌株Vb子实体形态特征
对菌株Vb子实体的菌盖、菌柄、菌褶、菌托等的大小厚度颜色形状进行测量。采用配置Nikon显微镜观测担孢子的形态及大小,并拍照。其特征表现为:菌盖灰褐色, 光滑干燥、中部较暗, 直径3.5cm;菌肉白色,松软;菌褶肉桂色, 稍密、平行、等长;菌柄白色中生, 下宽上细、表面光滑、实心、内部松软、无菌环,长度2 cm;菌托灰褐色,杯状,非常薄,宽大,整齐。侧缘囊状体梭形,丰富,褶间囊状体棒状。担子棒状,着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8.2-5.4×3.5-5.5μm,卵形,光滑,顶端具萌发孔(说明书附图3)。孢子印粉红色肉桂。以上的形态特征与Singer(1951)和 Chang(1965)报道的草菇形态特征一致;
(3)菌株Vb分子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层数据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