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353.1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丁侃;李俊;姚健;倪鑫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A61P35/00;A61P39/06;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藻 多糖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应用。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它们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又称蓝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它生长于水体中,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形态为螺旋丝状。 有关螺旋藻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已有报道,但多数为粗多糖,抗肿瘤活性是来源于哪种多糖,其明确结构如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藻多糖的应用。
本发明的螺旋藻多糖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生长的制剂。
本发明的螺旋藻多糖用于制备对细胞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
本发明的螺旋藻多糖用于制备NF-KB免疫制剂。
本发明的螺旋藻多糖对S180小鼠肉瘤实验,发现小鼠口服螺旋藻多糖的水提和碱提部分均有部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进一步实验,用水提多糖的水洗、0.2、0.3、0.5 mol/l Nacl洗脱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增殖实验的研究,发现水提多糖的水洗脱部分有较强的促进脾细胞增殖的作用,再在体内验证其组分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螺旋藻水洗灌胃给药方式对S180肿瘤有抑制作用,给药结束时,螺旋藻水提水洗多糖100mg/kg的T/C%为58.95%,肿瘤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
用小鼠免疫器官的脾细胞进行免疫细胞的增殖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水洗多糖40、200、1000ug/ml均对脾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T/C%分别为148.96%、166.89%、182.99%与不加药组有显著差异(p < 0.05)。螺旋藻0.2mol/l Nacl洗脱多糖8ug/ml和40ug/ml对脾细胞也有促进增值作用,T/C%分别为179.88%和202.81%与不加药组有显著差异(p < 0.05)。
用细胞在内毒素LPS等外界刺激物作用下,LPS通过结合到TLR4 受体后,导致通过MyD88 依赖的和TRIF 的两条途径激活NF-κB,实验时同时给予受试药物,检测在药物作用下是否抑制NF-κB的激活。同时不给予外界刺激,单独给予药物处理,检测在药物作用下是否激活NF-κB。结果,螺旋藻水提水洗40、200、1000ug/ml剂量组均对NF-κB有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9.9%、97.6%和92.0%。
用双氧水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拟老年患者由于ROS的过度积累而导致的神经元退化,研究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螺旋藻多糖四组分在40、200ug/ml的时候,均对PC12细胞有抗氧化作用,与H2O2-400u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附图说明
图1. 螺旋藻多糖对S180移植瘤的瘤重图。
图2. 螺旋藻多糖对S180小鼠移植模型的动物体重的生长曲线图。
图3. 肿瘤照片。
图4. 螺旋藻水提多糖水洗脱多糖组分对S180移植瘤的瘤重图。
图5. 螺旋藻水提多糖水洗脱多糖组分对S180小鼠移植模型的动物体重的生长曲线图。
图6. 肿瘤照片。
图7. 螺旋藻纯化多糖对小鼠脾细胞增值实验(T/C%)。
图8. 各组药物与未经双氧水处理组比较。
图9. 各组样品对NF-κB的抑制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螺旋藻多糖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生长的制剂。
具体实验如下:
一、粗多糖的抗S180小鼠肉瘤实验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受试样品:螺旋藻水提多糖,褐色干粉,干燥器避光保存。螺旋藻碱提多糖,浅绿色干粉,干燥器避光保存。
供试样品精密称量,无菌工作台中将药物粉末配制成最高剂量,再梯度稀释到低剂量,分装在离心管内4度保存,每天取样给药。
1.2试验动物:ICR小鼠,6周龄,雌性,36只,购自上海斯莱克动物资源中心。
1.3剂量分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