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189.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尺度 废弃 混凝土 块体 水平 组合 构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旧有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运往郊外堆放填埋,而新建建筑需要的混凝土又完全采用新鲜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配制而成。由此造成的危害包括:①废弃混凝土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②过度开山采石破坏地表植被和原有地貌,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③大量淘挖河砂毁坏河床和堤坝,危及河流安全;④水泥生产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此,如何科学利用旧有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以尽量减少新建建筑对新鲜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的消耗,已成为整个建筑行业践行“环保、节能、减排”国家战略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新建结构中直接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的思路。但在之前的试验研究和试点工程应用中,施工时都是首先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底部浇筑一层新混凝土,然后再将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多次分层交替置入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并不断振捣。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施工速度较为缓慢,施工组织相对复杂。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在新建结构中的应用,积极寻求一种工业化的高效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通过将大量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一次性堆放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然后再浇筑新混凝土并振捣,从而摈弃了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多次分层交替置入的过程,大大简化了施工过程,明显提升了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将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一次性堆放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然后再浇筑新混凝土并经振捣、养护得到所述水平组合构件;所述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特征尺寸为80~300 mm,且为水平组合构件的高度的1/3~3/4。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振捣、养护可以为混凝土构件采用的常规振捣和养护。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所得的去除全部或部分钢筋之后的混凝土块体。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以及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模板(或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内壁之间均填充有新混凝土。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在放入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之前需充分浇水湿润。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上述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方法为:首先将绑扎好的钢筋放入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然后将大量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一次性堆放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最后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浇筑新混凝土并振捣。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认为大量(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一次性堆放在模板与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形成的空腔内部,必然导致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堆积厚度较大,此时再浇筑新混凝土,即使经振捣也不能使新混凝土充分流入空腔的底部,致使不能确保在各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以及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模板(或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内壁之间填满新混凝土,也就不能确保其密实度。本发明在研发之初也存在同样的技术偏见,但在经过大量试验后表明:采用本施工方法制成的组合楼板和组合梁,经养护完成后通过剥离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和横向砸断水平组合构件对新混凝土的填充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结果未发现任何蜂窝麻面或微小孔洞。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施工方法完全能够保障新混凝土在各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以及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模板(或水平组合构件的型钢)内壁之间的密实性。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且具有如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