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陶瓷内衬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34143.2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牛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文杰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陶瓷 内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陶瓷内衬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熔模铸件的基本过程是:先利用压模机制造陶瓷内衬件,再将陶瓷内衬件装入蜡模模具中,再射蜡,在陶瓷内衬件上形成蜡模,在于蜡模上挂陶瓷砂浆,制造陶瓷型壳,再熔掉石蜡,将陶瓷型壳进行高温焙烧,最后则在型壳和内衬件中注入金属液体,冷却成型后,去除内衬件和型壳即可得到成品。
对于传统的陶瓷内衬件,主要分为二氧化硅基和氧化铝基两大类,二氧化硅制成的陶瓷内衬件在高温下的活性较大,易于在金属和陶瓷的界面处产生很多的气孔和粘砂;而氧化铝基的陶瓷内衬件则很难从铸件中脱出,这也是目前陶瓷内衬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另外,不论是氧化铝基或者是二氧化硅基,它们制成陶瓷内衬件必须经过烧成这一工艺步骤,此步骤耗能较大,不符合国家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陶瓷内衬件。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密陶瓷内衬件,其是由镁质材料、含氯物质、0-2wt%的改性剂制成。
镁质材料与含氯物质的质量比为1-100:1。
所述的镁质材料包括MgO、Mg(OH)2。
所述的含氯物质包括氯化石蜡、氯化镁溶液、聚合氯化铝和水的混合物。
所述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为5wt%至室温下的氯化镁饱和浓度。
所述聚合氯化铝和水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的质量百分比为10-60%。
所述的改性剂包括防水剂、速凝剂、增塑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脱模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含氯物质不是氯化石蜡时,以本发明的配方制备陶瓷内衬件无须经过高温烧成,室温下在现有模具中即可浇注成型;当本发明的配方中的含氯物质为氯化石蜡时,也只需在氯化石蜡处于熔化状态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并浇注成型即可,因此,以本发明的配方制备陶瓷内衬件,可以节省能耗,也使得制备陶瓷内衬件的工艺变得更加简单,同时,本发明的陶瓷内衬件易于从铸件中脱除,无需经过繁复的化学清除或者机械清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1:
实施例2: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2:
实施例3: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3:
实施例4: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4:
实施例5: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5:
实施例6: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6:
实施例7: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7:
实施例8: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8:
实施例9: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9:
实施例10: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10:
实施例11: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11:
实施例12:
一种陶瓷内衬件的配方组成如下表12:
本发明中,对于不含氯化石蜡的配方实施例,可以在室温下,将原料混合,在现有模具中浇注成型即可;对于含有氯化石蜡的配方实施例,可以在使得氯化石蜡处于熔化状态的温度(并低于其分解温度)下,将原料混合,在现有模具中浇注成型即可;因此,以本发明的配方制备陶瓷内衬件,无需经过高温烧成,节省能耗与人力,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另外,以本发明的配方制成的陶瓷内衬件,经过高温浇铸后,其力学强度变低,无需经过繁杂的机械处理或者化学处理,该内衬件即可从铸件中脱离(震碎即可),免去传统熔模铸件过程中,非常繁复的用化学方法或者机械方法清理内衬件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文杰,未经牛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