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划圆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4008.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沅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划圆方法及其装置。更详细地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透过参数设定来进行划圆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时代来临,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各式电子装置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各家厂商为增加产品竞争力,无不整合各式的新功能至电子产品中,现今的电子产品配备触控屏幕几乎已成一风尚,使用者透过触控屏幕拨打电话、游戏、工作,所有的命令执行只需透过触控、点击、滑动等触控方式,便可轻易完成各式工作及娱乐。
在讲究声光娱乐的今日,触控装置已有别于以往仅单纯使用在公事上,好比工作行程的纪录、笔记备忘、拨打电话等基本功能,智能型手机透过在线商店下载各式软件、游戏,使得现今的触控命令下达方式已由过去只有单纯的触控、点击,到现在触控装置必须快速感应使用者在触控面板上进行的触控、点击、拖曳、滑动、直线触控甚至划圆等复杂的触控指令,可想而知为了应付使用者越趋复杂的触控指令,厂商必须生产触控更加灵敏的触控面板,为了确保使用者不断于触控面板上进行触控,在符合规格的使用寿命内,触控面板还能正常运作,一般必须在出货前,对触控面板进行重复且大量的模拟使用者操作触控的可靠度测试。
以触控面板检测为例,为了检测触控面板的良莠,可透过触控面板检测x-y轴机台的线测头在触控面板上进行点击、直线、斜线等基本行程以判定触控面板的优缺点,有鉴于现行使用者操作触控的多样化,若要更进一步鉴别触控面板的优劣,除了用简单线条行程来检测触控面板,更可进行触控面板的划圆测试,以将良品与不良品分出。然而,划圆测试的坐标路径设定不如简单线条来的容易。
有鉴于此,一种只需透过参数设定即可划圆的方法及装置,乃是业界所亟力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划圆方法,透过参数设定进行划圆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划圆方法,包含(a)设定圆心位置,及/或(b)设定起始点参数,及/或(c)设定结束点参数,以及/或(d)设定半径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划圆装置,划圆装置因应使用者命令进行划圆的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划圆装置,包含划圆模块及受控模块。划圆模块因应使用者命令产生划圆讯号,受控模块电性连接划圆模块,因应划圆讯号划圆,其中使用者命令包含圆心参数、起始点参数、结束点参数及半径参数。
为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在藉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详加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方法流程图,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的划圆方法;
图2为方法流程图的一实施例,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的划圆方法;
图3为方法流程图的另一实施例,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的划圆方法;
图4为一装置示意图,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的划圆装置的架构、以及运作情形;
图5为一装置示意图,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划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架构、以及运作情形;
图6为方法流程图的一实施例,其应用于本发明的划圆装置;
图7为一装置示意图,用以显示说明本发明划圆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架构、以及运作情形;以及
图8为方法流程图的一实施例,其应用于本发明的划圆装置。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 步骤
103 步骤
105 步骤
107 步骤
2、3、6、8 使用者接口
20、30、60、80 路径规画窗口
22、32、62、82 参数示意栏
200、311、313、600、811、813 圆心位置
201、301、601、801 起始点位置栏
203、303、603、803 结束点位置栏
205、305、605、805 半径距离栏
207、307、607、807 确定栏
4 划圆装置
41 划圆模块
43 受控模块
401 使用者命令
403 划圆讯号
5、7 划圆装置
51、71 计算机
53、73 x-y轴触控面板检测机台
501、701 使用者命令
503、703 划圆讯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沅,未经杨志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灵敏度转向的独轮双环面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