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797.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葛折圣;张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24;E01C19/10;E01C19/18;E01C19/23;E01C23/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路面 再生 沥青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应用王松根等著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应用指南》进行水泥路面碎石化处理的主要工序为:用多锤头破碎机MHB破碎水泥面板,用“Z”型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实,喷洒乳化沥青透层和石屑,用光轮压路机静压。然后,摊铺沥青加铺层。
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破碎的粒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高,吸收大量沥青,形成未分散的“胶团”;
(2)在破碎的粒料表面喷洒乳化沥青后碾压成型,无拌和过程,沥青在粒料中分布不均匀;
(3)凭经验确定乳化沥青洒布量,无法保证最佳沥青用量,严重影响成型后结构层强度和抗变形性能。
上述问题的危害是:成型后的结构层的粒料松散,在水泥面板和加铺的沥青面层之间形成软弱夹层,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低。实际工程中,为了降低沥青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与水泥面板之间的剪应力,都必须加铺厚的沥青层。造成大量沥青和新集料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原路面水泥面板破碎后残留部分、乳化沥青粘结层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由原路面水泥面板破碎后残留部分、乳化沥青粘结层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层依次由下至上分布。
上述的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冷再生混合料层(3)是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将水泥面板破碎后的粒料再生成的沥青混合料。
上述的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由原路面水泥面板破碎后残留部分(1)的厚度为原路面水泥面板厚度减去3cm~15cm。
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破碎机破碎路面的水泥混凝土面板,并采用压路机振动碾压;
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破碎深度为3cm~15cm;破碎后的粒料经37.5mm筛孔通过率为90%~100%;
(2)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收集水泥路面表面破碎的粒料,并运至拌和厂;
(3)在拌和厂,将收集的粒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和大于37.5mm的颗粒筛除,获得0.075mm~37.5mm规格的回收粒料;
(4)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采用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将回收粒料、新集料、水泥、水和乳化沥青拌制成再生混合料;回收粒料掺加新集料组成的混合矿料中,回收粒料占混合矿料质量的80%~95%,新集料占混合矿料质量的5%~20%,掺加混合矿料质量1.5%~2.5%的水泥;拌和用水量占混合矿料质量的2%~8%;乳化沥青用量折合成纯沥青后纯沥青占混合矿料质量的2%~4%;
(5)清扫原水泥路面破碎后残留部分的水泥面板表面松散颗粒,然后喷洒乳化沥青粘结层,喷洒量满足纯沥青用量为0.3 kg/m2~0.5kg/m2;
(6)采用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步骤(4)得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碾压摊铺后的混合料;
在自然状态下养生,当再生沥青层的芯样完整时,即可开放交通。
上述的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1)采用多锤头破碎机或共振破碎机破碎路面的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Z”型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
上述的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6)中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为3m~10m,摊铺速度为1m/min~3m/min。
上述的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6)所述碾压为:每台摊铺机后紧跟1台~3台钢轮压路机和1台~3台轮胎压路机,碾压摊铺后的混合料,碾压速度为1.5km/h~3.5km/h,总碾压遍数为5遍~8遍。
上述的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6)所述养生时间为3 d ~5d。
本发明中采用的混合矿料的级配符合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表5.4.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规定。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