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374.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斌;陈文;王晓利;赵群;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7/06;H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郭曼,王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编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确定第一信源到信宿、第二信源到信宿、第一信源到中继节点、第二信源到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到信宿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第一信源到信宿、第二信源到信宿、第一信源到中继节点、第二信源到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到信宿的信道状态信息分别确定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
将确定的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分别反馈给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以及
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分别根据自身的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分别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所述信宿为基站eNode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第一信源到信宿、第二信源到信宿、第一信源到中继节点、第二信源到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到信宿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eNodeB根据信道的空余情况,分别为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中继节点分配参考信号信道,其中,为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中继节点所分配的三个参考信号信道是正交的;
第一移动终端通过分配给自身的参考信号信道将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中继节点和eNodeB;
第二移动终端通过分配给自身的参考信号信道将第二参考信号发送至中继节点和eNodeB;
中继节点通过所接收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分别估计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Hr1和Hr2;
中继节点通过自身的参考信号信道将第三参考信号、Hr1和Hr2发送至eNodeB;
eNodeB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和第三参考信号分别估计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中继节点到eNodeB的信道状态信息Hd1、Hd2和Hdr,并根据已估计出的中继节点到eNodeB信宿的信道信息Hdr提取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Hr1和Hr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源到信宿、第二信源到信宿、第一信源到中继节点、第二信源到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到信宿的信道状态信息分别确定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以最大化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总吞吐量为优化目标确定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最大化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总吞吐量为优化目标确定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以及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A、预假设信宿节点的解码顺序为:先解第二信源的信号,然后减去第二信源的信号后再解第一信源的信号;
B、初始化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G,令其中,pr为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Nr为中继节点的天线个数,为阶数为Nr的单位矩阵;
C、固定G,求解第一信源的预编码矩阵F1,使得第一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总吞吐量最大;
D、固定G和F1,求解第二信源的预编码矩阵F2,使得第二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总吞吐量最大;
E、固定F1和F2,求解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矩阵G,使得第一信源、第二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总吞吐量最大;
F、判断求得的F1、F2和G的值是否已收敛,如果是,则将求得的F1、F2和G作为近似最优解;否则,返回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3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救助器
- 下一篇:具有散热顶盖的电机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