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潜行式智能移动油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3344.0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陆以锋;毛晓东;袁佳玮;张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78 | 分类号: | B65D88/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潜行 智能 移动 油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库,尤其涉及该油库的结构。
背景技术
大海大洋油田的开发,必然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海洋油田的开发极需要建立可移动的大油库,便利开采的石油能得到储存和运输。
现有技术中还未见移动油库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海上潜行式智能移动油库,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横卧的圆桶式油库;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的二头成半圆形;在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的上层为气囊室、下层为连接进出油管口的油库;所述的气囊室通过一气压泵与一延伸到水面上的不进水气管相连;在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的外围布置有若干碳纤维气管;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的一侧安置有螺旋浆;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上还安置有GPS导航器和感应仪探头;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的两侧安置有挂接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海上石油的大量储存和运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包括: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的二头成半圆形;在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的上层为气囊室11、下层为连接进出油管口13的油库12;所述的气囊室11通过一气压泵2与一延伸到水面上的不进水气管3相连;在所述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的外围布置有若干碳纤维气管4;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的一侧安置有螺旋浆5;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上还安置有GPS导航器6和感应仪探头7;在所述的横卧的圆桶式油库1的两侧安置有挂接扣8。
本发明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成直径15m长50m的圆桶式油库,二头成半圆形。这长50米,直径15m的碳纤维圆桶最上层是气囊室,下部为油库,气囊室的优点是使这一油库的重心在下面,有利油库在海洋中的稳定。气囊的另一用处是可控制油库在海中浮沉的高度,犹如鱼泡。气囊室旁有一智能气压泵,智能气压泵连接着延伸到水面上的不进水气管,芯脑程控气压泵将气打进气囊室,使油库能根据人们的要求上浮到一定的程度,反之抽出一些气体,气囊室便可将油库下沉到一定的程度,应用自如,方便简单。
这一圆桶式碳纤维油库的外围,紧贴着油库的50米长度外部布置有若干碳纤维气管,气管可增强油库的浮力作用,并使碳纤维油库有一定的对外张力,有利于储油。这些碳纤维气管的另一作用是对油库起到保护作用。碳纤维气管能经得起碰撞,它的流线型有利于水中的航行。
海上潜行式智能移动油库接近尾部上部有一进出油气管口,油储满后关闭气管口。最尾部置有芯脑房,能源室,能源室下部是机库,置有芯脑程控舵与芯脑程控的螺旋浆。芯脑房上连接着上部的GPS与感应仪探头,能精确引领智能移动油库前进的方向。
在圆桶式碳纤维油库的二头置有挂接扣,挂接扣可使多只油库挂接在一起,使油库在海中可接龙式前进,如果十多只碳纤维油库接龙式前进,一次可运送几十万吨石油。
油库在移动时,将程控气压泵使气囊室内的气体将油库控制在潜浮状态,使油库离水面有50cm左右的距离,真正使油库成为海上潜行式移动油库,更有利于油库平稳安全行驶。
海上潜行式移动油库制作简单,成本也较低,碳纤维材料耐磨损,富韧性,拒腐蚀,成批生产价格便宜,使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如虎添翼。海上潜行式移动油库即使行走在水面上有大火区域,也安然无恙,因为它潜行在海平下的海水中能确保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