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226.X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颖杰计算机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模组 贴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贴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3D显示技术可以给人更好的视觉效果,目前在计算机领域也开始使用3D显示技术。现有的3D显示技术在观看3D显示屏必须佩戴专用眼镜,且裸眼3D显示屏的播放必须外接计算机处理设备,同时使用专用软件将观看画面转换成3D显示的效果。现有技术中观看者所带的专用眼镜增加人体负担,长时间观看会使人体产生眩晕现象,且通过软件转成的3D的效果,播放时3D效果不明显,视屏发暗、视频模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将3D光栅薄膜精确贴合在屏幕玻璃基板上,从而构成了3D显示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屏幕玻璃基板平面的污垢和尘埃;
步骤二:用双面胶粘贴屏幕玻璃基板四边的边缘;
步骤三:将贴好的双面胶的两端剥起并折起;
步骤四:显示屏显示白色画面时候,开始调整3D光栅薄膜;从调整线正上方观察,从上到下向颜色一致的地方适当倾斜,在3D光栅薄膜倾斜的同时将边缘来回平行移动做调整,使得移动后的3D光栅薄膜的边线确认与显示屏平行;
步骤五:若水波纹和显示屏上下两边相平行,则显示左右已校准,反之则有偏差,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继续调整;
步骤六:将3D光栅薄膜由上贴下来,屏幕玻璃基板外缘双面胶要同时要剥起,并将双面胶粘好;
步骤七:最后通过3D播放器立体效果,并生成与显示屏和3D光栅薄膜合适的立体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双面胶的两端剥起并向屏幕玻璃基板外侧折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调整3D光栅薄膜时,从调整线正上方50cm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高清高亮显示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将3D光栅薄膜精确贴合在屏幕玻璃基板上,成为3D显示屏的核心部件,方法简单,易学且贴合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完成后的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屏幕玻璃基板1平面的污垢和尘埃;
步骤二:用双面胶2粘贴屏幕玻璃基板1四边的边缘;
步骤三:将贴好的双面胶2的两端剥起并折起;
步骤四:显示屏显示白色画面时候,开始调整3D光栅薄膜3;从调整线正上方看,从上到下向颜色一致的地方适当倾斜,在3D光栅薄膜3倾斜的同时将边缘来回平行移动做调整,移动后,3D光栅薄膜3的边线确认与显示屏平行;
步骤五: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水波纹,水波纹平行于高清高亮显示屏上下两边就显示左右已校准,反之则有偏差,需要继续调整;
步骤六:将3D光栅薄膜3由上贴下来,屏幕玻璃基板1外缘双面胶2要同时要剥起,并马上将双面胶2粘好,四个边做法一样;
步骤七:最后通过3D播放器立体效果,并生成与显示屏和3D光栅薄膜3合适的立体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显示模组贴合方法,将3D光栅薄膜精确贴合在屏幕玻璃基板上,成为3D显示屏的核心部件,方法简单,易学且贴合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颖杰计算机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颖杰计算机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