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2720.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喜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身份 文件 安全 加密 签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软件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
背景技术
今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知识,网络在提供人们便利的同时,却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人们的发送的文件和信息常常会遭到泄露和窃取,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虽然目前文件的加解密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这些方法的安全系数不高,在不安全信道上进行文件传输,仍然存在被人修改和盗取的可能性,所以人们需要更符合要求的问价加解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其步骤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基本设置的配置信息和高级加密标准设置的配置信息;
在服务器端注册并申请一个适用于邮箱的身份文件;
客户端下载并获取所述身份文件的数据信息;
获取在客户端选择的需要执行的任务种类信息;
根据身份文件的信息,客户端对文件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本设置的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了安全散列算法的验证算法的种类。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高级加密标准设置的配置信息包括密钥长度和操作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任务种类包括加密文件并签名和解密文件并验证签名。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在服务器端注册并申请一个适用于邮箱的身份文件的具体步骤包括:
服务器端获取注册表单中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验证码的信息和用户许可协议的同意信息;
进行服务器端的注册处理;
在注册成功后,重定向至服务器端登录界面;
服务器端获取和验证登录信息,并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服务器端获取并验证身份文件的申请信息;
服务器端对申请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身份文件;
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申请提示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根据身份文件的信息,客户端对文件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如果选择加密文件并签名,客户端获取需要加密的文件;
客户端获取接收者的电子邮件、加密方法、保存路径和数字签名信息;
客户端获取相应的身份文件信息;
客户端对所述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如果选择解密文件并验证签名,客户端获取要解密的密文文件;
客户端获取并验证身份文件的信息;
判断密文文件是否包含数字签名,若包含数字签名,对密文文件进行验证;
获取密文文件的保存位置,并对密文文件进行解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密方法包括高级加密标准和流式加密算法。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可以帮助用户保护重要数据从而不被查看或修改,并可在本不安全的信道上实现安全通信;同时,还可以防止以用户名义接发信息后加以否认的行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基于身份文件的安全加密和签名方法,其步骤包括:获取客户端的基本设置的配置信息和高级加密标准设置的配置信息;在服务器端注册并申请一个适用于邮箱的身份文件;客户端下载并获取所述身份文件的数据信息;获取在客户端选择的需要执行的任务种类信息;根据身份文件的信息,客户端对文件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
所述基本设置的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了安全散列算法的验证算法的种类,安全散列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是一种能计算出一个数字消息所对应到的,长度固定的字符串(又称消息摘要)的算法,这样可以依照人们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验证算法,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高级加密标准设置的配置信息包括密钥长度和操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档变速器的换档止动装置
- 下一篇:β淀粉样蛋白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