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2377.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榑松勇二;吉田修;前田宗裕;石井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李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发动机的凸轮轴等进行驱动的正时链赋予张紧力的液压式张紧器(tensioner)。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对发动机的凸轮轴等进行驱动的正时链所使用的张紧器,该张紧器通过使弹簧和外部油压所产生的突出力作用于可滑动地插入到壳体并在其与壳体之间形成高压油室的柱塞,从而对正时链赋予张紧力。
作为这种以往的液压式张紧器,例如采用如下的链条张紧器(chain tensioner):在壳体1中所形成的气缸室2内,插入有沿该气缸室2的内径面自由滑动的进退部件3和向外挤压该进退部件3的弹簧4,在壳体1上设置有与在进退部件3的背部所形成的高压油室13连通的供油通路14,在该供油通路14的油出口侧设置有当高压油室13的压力高于供油通路14内的压力时,用于关闭供油通路14的单向阀(check valve)15,在壳体1上,设置有使高压油室13内与外部连通的用于排气的孔(orifice)18,孔18由形成在壳体1上的螺纹孔16、和在与该螺纹孔16螺合的小螺钉17的螺合面之间所形成的螺旋状的螺纹间隙所构成,在小螺钉17的头部和壳体1的表面之间插入弹簧垫圈(spring washer)19(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85655号公报(权利要求书、图1)。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紧链器,在壳体1的螺纹孔16中旋入小螺钉17并形成使高压油室13内外部连通的用于排气的孔18时,由于是在相对于螺纹孔16的旋入侧齿侧面(flank)部分和旋入侧齿侧面部分的两个面进行配合的状态下,将在螺纹牙部分和螺纹槽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微小的螺旋状的螺纹间隙作为用于排气的孔18进行利用,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即利用这样微小的螺旋状的螺纹间隙,无法从高压油室13内经由孔18可靠且充分地排出空气,导致发动机启动时因高压油室13内的残留空气的影响而使油阻尼力下降,从而不能完全消除行进链条的抖动杂音。
而且,介于小螺钉17的头部和壳体1表面之间的弹簧垫圈19,具有作为空气通路的切口部分,即沿半径方向切掉的部分,但是,由于不仅该切口部分的切口精度较低,而且难以在旋入时定位在能够排气的位置,所以在从高压油室13内排出空气时无法通过孔18可靠且充分地调节排气量,而且,在利用具有这种切口部分的弹簧垫圈19来锁紧小螺钉17时,存在弹簧垫圈19的弹簧载荷不足导致无法牢固地锁紧小螺钉17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液压式张紧器,使混入到高压油室内的空气从柱塞收纳孔快速且流畅地排出到壳体外部,从而消除因空气影响所造成的油阻尼力的下降,并防止行进链条的抖动杂音。
首先,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包括柱塞、止回阀单元、柱塞加力用弹簧和脱气机构的液压式张紧器,所述柱塞从壳体的柱塞收纳孔朝向行进链条自由滑动地突出,并且形成朝向柱塞收纳孔并与其连通的圆筒状中空部;所述止回阀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向在柱塞的圆筒状中空部所形成的高压油室内突出,从而阻止流入到高压油室内的压力油的逆流;所述柱塞加力用弹簧以自由伸缩的方式收纳于所述高压油室内,并沿柱塞的突出方向施加力;所述脱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柱塞收纳孔的有底部的附近,并使混入到高压油室内的空气从柱塞收纳孔排出到壳体外部,其中,所述脱气机构由螺旋状孔和脱气引导槽构成,所述螺旋状孔形成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柱塞收纳孔连通的螺纹孔的旋入侧齿侧面部分和隔着脱气调节用垫圈与所述壳体的螺纹孔螺合的脱气调节用螺钉的旋入侧齿侧面部分的间隙;所述脱气引导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垫圈抵接位置上,并与螺旋状孔相连通,从而向壳体外部排气,由此解决了所述问题。
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1所涉及发明的结构之外,用于对所述脱气调节用螺钉的螺合状态进行锁紧的脱气调节用垫圈,以邻接状态插入到所述脱气调节用螺钉的螺钉头部,由此解决了所述问题。
在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所涉及发明的结构之外,所述脱气引导槽以仰角状态从所述螺旋状孔朝向壳体外部进行配置,由此解决了所述问题。
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意一项所涉及发明的结构之外,所述螺纹孔的旋入侧齿侧面部分具有: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槽部分朝向螺纹牙部分的弯曲面,从而扩宽所述螺旋状孔,由此解决了所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条,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垫式有机固体废物袋体发酵系统
- 下一篇:尾气除尘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