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轮胎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2291.0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赵东山;牛宗伟;王兆君;袁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6 | 分类号: | C25D11/06;C25D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轮胎 模具 复合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轮胎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配制碱性电解液,2)对轮胎模具进行微弧氧化,3)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胎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碱性电解液的PH值为8~12,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为6g/L~10g/L,六偏磷酸钠的浓度为25g/L~35g/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8g/L~1.5g/L,钨酸钠的浓度为6g/L~10g/L,硝酸镧的浓度为0.5g/L~0.6g/L,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4g/L~1g/L,其余为去离子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胎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将铝合金轮胎模具不需要处理部分用耐高压胶带覆盖,然后浸入到步骤1)配制的碱性电解液中,电解液温度控制在30~45℃的范围;模具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施加电压,电压峰值高达500~600V,电流密度为5A/dm2~15A/dm2,脉冲频率为500HZ~1000HZ,占空比8%~20%,处理时间为45~60min,在铝合金轮胎模具表面即生成一层厚度为20~30μm的陶瓷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胎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封孔所用涂料的重量组分为:聚氨酯树脂100份,聚乙烯蜡和聚四氟乙烯的化合物22~49份,丙酮132~175份,二甲苯60~90份,环乙酮35~48份,助剂5~20份,其中助剂采用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酯络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组成;封孔采用浸渍-提拉法,将微弧氧化后的轮胎模具浸入上述涂料中,浸渍30s~75s后均匀提拉取出,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2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可调的马路双黄线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维修用注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