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阳台堆肥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941.X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华天浩;林超;潘娟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C05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阳台 堆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堆肥桶,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里很多厨余垃圾被扔到垃圾桶中,需要环卫工人及时运走,要不臭味肆意飘动,影响环境卫生。现在人们已经在把厨余垃圾作为制作有机肥料的原料使用,在此过程中家庭用堆肥桶就应运而生了。如图1所示,堆肥桶体6内设置了过滤隔层板14,桶底11与过滤隔层板14之间通过支撑架13支撑,使用时,厨余垃圾就放置在过滤隔层板14上,用密封盖12盖在堆肥桶体6上,垃圾在桶内发酵,垃圾内的液体通过过滤层隔板14上的小孔15流入过滤层隔板14下方,需要人定时打开开关通过出液口9流出,出液口9上平时有开关16关闭。这种结构的堆肥桶是采用的密封式结构,肥液不能及时流出,属于厌氧型发酵,会产生臭味,需要放置垃圾时打开密封盖12,有臭味产生,让人很难忍受。
另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堆肥桶体6内设置了两层过滤隔层板14,使用时,厨余垃圾分层放置在两层过滤隔层板14上,适合家庭分次堆肥,用密封盖12盖在堆肥桶体6上,垃圾在桶内发酵,垃圾内的液体通过过滤隔层板14上的小孔15流入过滤隔层板14下方,液体汇集到桶底11一侧的肥液汇集腔17处,需要人定时打开开关通过出液口9流出,出液口9上平时有开关16关闭。这种结构的堆肥桶也是采用的密封式结构,肥液不能及时流出,也是属于厌氧型发酵,会产生臭味,需要放置垃圾时打开密封盖12,有臭味产生,让人很难忍受。
现有的有氧堆肥桶不适合家庭阳台堆肥,有氧堆肥桶的通氧孔基本都在箱子外部,容易造成堆肥桶内细小物品从堆肥处向外流出,像堆肥液、小颗粒的土壤、厨余沫等,易造成箱子内部的厨余无法充分接触到氧气,导致厨余无法充分接触氧气,而发出臭味。还有容积比较大,需要攒很多天的垃圾也要分几次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合家庭阳台堆肥的要求、产生厨余量少要能及时堆积、能分开又能组合、不产生臭味、结构稳固的家庭阳台堆肥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庭阳台堆肥桶,包括本体,本体由至少两只桶体和最下方的肥液收集桶上下堆放而成,最上方的桶体上端设置有上盖,桶体中间设置有通氧管,通氧管的管口设置在上盖上,通氧管的下端管口设置在肥液收集桶内,通氧管上密布有气孔,通氧管上设置有横向管,横向管上也密布有气孔,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
桶体的下端为倒锥形。
通氧管为分段式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把原先在箱子表面上的通氧孔,改成桶体内部的通氧管,通氧管管口将空气中的氧气通入桶体内,避免了堆肥液,细小厨余的露出,也避免了箱子内部由于没有通氧导致的厨余没有完全腐化,生成臭味。在堆肥桶内部通氧,而且不破坏桶外壁。
桶体的下端采用倒锥形结构,便于产生的肥液梯级下渗,顺利流出,及时收集。
产生厨余量少时,可以及时堆积在各个桶体内、能分开又能组合、不会产生臭味、结构稳固,适合家庭阳台堆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家庭用堆肥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家庭用堆肥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口、2—上盖、3—通氧管、4—横向管、5—下端、6—桶体、8—气孔、9—出液口、10—肥液收集桶、11—桶底、12—密封盖、13—支撑架、14—过滤隔层板、15—漏液孔、1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家庭阳台堆肥桶,包括本体,本体由至少两只桶体6和最下方的肥液收集桶10上下堆放而成,最上方的桶体6上端设置有上盖2,桶体6中间设置有通氧管3,通氧管3的管口设置在上盖2上,通氧管3的下端管口设置在肥液收集桶10内,通氧管3上密布有气孔8,通氧管3上设置有横向管4,横向管4上也密布有气孔8,桶体6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15。
桶体6的下端5为倒锥形。
通氧管3为分段式连接。
通氧管3的下端管口在肥液收集桶10内靠近桶底11。
桶体6内部的通氧管3,通氧管3管口1将空气中的氧气通入桶体6内,避免了桶体内部由于没有通氧导致的厨余没有完全腐化,生成臭味,在堆肥桶内部通氧,而且不破坏桶外壁。
桶体6的下端5采用倒锥形结构,便于产生的肥液梯级下渗,顺利流出,及时收集。
产生厨余量少时,可以及时堆积在各个桶体6内、能分开又能组合、不会产生臭味、结构稳固,适合家庭阳台堆肥使用。
堆肥时,每个桶体6可以采用一层土、一层菜叶、一层水果皮再一层土的三明治堆肥,每层都洒上好氧菌种,在最底层桶体6可以放置蚯蚓,经过堆肥试验,堆肥桶堆肥成果得到了证实,整个堆肥过程中,没发出臭味,堆肥速度非常快,在20天左右,经常翻动的、有蚯蚓的桶体6里厨余垃圾很快就变成沃土了,没有蚯蚓,不翻动的桶体6内堆肥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厨余有氧堆肥与蚯蚓组合堆肥没有臭味、更为环保、堆肥速度快,堆肥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未经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节省课桌空间的笔盒
- 下一篇:传感器、双模式触控模组及双模式触控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