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人体特征信息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837.0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兵;徐辉;顾征宇;李稚萱;瞿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人体 特征 信息 控制 智能家居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人体特征信息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家居技术方案为当家庭住户回到家时,需要在家门外开启输入设备(平板电脑、手机、控制面板),输入用户名密码认证通过后,在输入设备的用户界面上进行选择开启操作后,控制家中家居设备的开启(将门锁打开、灯光开启、空调开启、窗帘拉起等);当家庭住户离开家中,同样需要在家门外开启输入设备,输入用户名密码认证通过后,在输入设备的用户界面上进行选择关闭操作后,控制家中家居设备的关闭(将门锁关闭、灯光关闭、空调关闭、窗帘拉下等)。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当前的技术方案都是需要通过手动操作输入设备的方式,来控制各类终端装置。手动操作就增加了输入的不准确性,无法保证对家居设备做到精确控制。同时,现有输入设备会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一旦外部人员通过密码盗用等手段顺利通过输入设备的用户认证,则可以控制家居设备,引起各类家庭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人体特征信息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人体特征信息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人体特征信息采集装置、中央控制机、告警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其中
所述人体特征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特征信息,并传输给所述中央控制机;
所述中央控制机用于接收所述人体特征信息装置采集的人体特征信息,并与已存储的人体特征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发送指令给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多次比对失败则发送指令至告警设备;
所述告警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中央控制机发送的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信息传送给家庭住户或相关人员;
所述智能家居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中央控制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运行预设的模式。
优选的:所述人体特征信息采集装置为人脸识别设备、指纹识别设备、虹膜识别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特征设备采集装置、中央控制机、告警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通过人体特征信息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 人体特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进入者的人体特征信息;
(2) 人体特征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网络通信芯片将人体特征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机;
(3) 中央控制机提取预先存储的人体特征信息;
(4) 中央控制机比对人体特征信息是否与预存的人体特征信息相同,如果相同进入步骤(5),如果不同进入步骤(7);
(5) 中央控制机通过网络通信芯片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信息指令;
(6) 智能家居设备根据信息指令要求运行,转入(9);
(7) 中央控制机判断是否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人体特征信息比对失败的次数大于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8),如果不是转入(9);
(8) 中央控制机通过网络通信芯片向告警设备发送告警信息,告警设备将告警信息传送给家庭住户或相关人员;
(9) 结束。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和验证的人体特征信息至少为两种。
优选的:步骤(7)中的设定时间为1到2分钟,接收次数阈值可设置为5到10次。
本发明采集人体特征信息作为输入,使其取代了人为手动输入信息的过程,一方面能够给家庭住户提供信息输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手动信息输入产生错误,从而导致无法正常控制终端装置。同时,由于人体特征信息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就能确保家庭住户认证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外部人员假冒家庭住户意欲对家庭终端装置进行控制的情况,保证了家庭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架构框图;
图 2 为本发明工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式串并联复合机器人
- 下一篇:电动机单元的单元壳体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