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台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31652.X | 申请日: | 201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达圣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Q3/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加工 中心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机床加工中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分别是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为垂直状态的加工中心,其结构形式多为固定立柱,工作台为长方形,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调试程序容易,卧式加工中心指主轴为水平状态的加工中心,通常都带有自动分度的回转工作台,工件在一次工装后,完成除安装面和顶面以外的其余四个表面的加工,它最适合加工箱体类零件,两种加工方式的台面均为水平方向定向设置,每次加工只能是一个工件,比较单一,不能大量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包括与机床加工中心的中心轴平行的基座、垂直设置在基座上的长方体模块、分别设置在长方体模块侧面上的定位装置以及设置在基座底部与加工中心驱动机构连接的导向模块,基座在导向模块和驱动机构的配合下转动,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长方体模块侧面上的定位模块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模块,定位模块下端部与长方体模块侧面接触面的相对面向内倾斜并沿着长方体模块侧面方向延伸形成缺口部,该缺口部的倾斜面与延伸面的交接处设有螺纹孔,定位装置还包括与缺口部相稳合的压块,压块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连接孔。
优选地,导向模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以长方体模块旋转90°为一个导向周期。
优选地,工作台安装工件时,连接孔与螺纹孔重合,压块挤压着工件在支撑模块上,缺口部的倾斜面倾斜的角度为30°~60°。
优选地,工作台还包括安放在工件与压块之间磨损块,使得压块间接的挤压着工件,减少工件表面的损伤。
优选地,磨损块为废铁或废钢块。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工作台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模块下端长方体模块侧面上的顶支撑装置,该顶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长方体模块侧面上的螺帽和与螺帽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长方体模块侧面与螺帽连接处设有通孔,调节螺栓拧紧后沿着通孔通向长方体模块内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矗立在基座上的长方体模块,并在长方体模块的侧面均安装了工件定位装置,同时在基座的底部安装导向模块,在导向模块与加工中心驱动机构配合下以长方体模块旋转90度为运动周期,从而实现工件不同面的加工,同时可在长方体模块的侧面安装不同的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的单一性,节约工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台部分结构主视示意图;
其中:1、基座;2、长方体模块;3、定位装置;30、定位模块;300、缺口部;301、螺纹孔;302、倾斜面;303、延伸面;31、支撑模块;32、压块;320、连接孔;4、导向模块;5、磨损块;6、顶支撑装置;60、螺帽;61、螺栓;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一种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包括与机床加工中心的中心轴平行的基座1、垂直设置在基座1上的长方体模块2、分别设置在长方体模块2侧面上的定位装置3以及设置在基座1底部与加工中心驱动机构连接的导向模块4,基座1在导向模块4和驱动机构的配合下转动,定位装置3包括固定在长方体模块2侧面上的定位模块30和用于支撑工件7的支撑模块31,定位模块30下端部与长方体模块2侧面接触面的相对面向内倾斜并沿着长方体模块2侧面方向延伸形成缺口部300,该缺口部300的倾斜面与延伸面的交接处设有螺纹孔301,定位装置3还包括与缺口部300相稳合的压块32,压块32上设有与螺纹孔301相对应连接孔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达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达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