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复水性笋干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514.1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颜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A23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36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笋干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复水性笋干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竹笋素有“寒土山珍”之称,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幼芽,是林区的无公害天然绿色食品。竹笋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糖类及钙、磷、铁、胡萝卜素、VC、VB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能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降低胆固醇及防止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等功效,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管硬化,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干制竹笋,又称笋干,是一种方便携带及贮藏的产品,深受消费者亲睐。目前采用的干制工艺多为自然晒干或是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的干燥工艺,为大多数水果和蔬菜脱水所采用。但是, 传统的热风干燥由于热损伤引起果蔬内部组织的变化,复水性差。因此,前处理对于笋干生产工艺来说非常重要,绝大对数笋干前处理采用一定浓度的糖水或盐水渗透脱水后,再进行热风烘干,这导致竹笋细胞受破坏,细胞严重脱水后无法恢复原状,复水性差,产品韧度嚼劲差,味道也不好。传统热风干燥,干燥温度高,干燥时间长,极大的破坏了细胞组织和营养成分,进一步导致笋干复水性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复水性笋干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出来的笋干能保持竹笋原有品质和营养,复水性能好,30分钟内能胀发到可以立即烹饪、食用,具有笋干特有香气、韧性,产品保质期长,口感品质好等优点,符合绿色消费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复水性笋干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剥壳、清洗、修整切片;
2)预煮;
3)加压冷冻处理:在室温下采用氮气在压力为2~3Mpa条件下对笋块加压处理1.5~2h,然后在-20℃条件下冷冻1h;
该步骤是将新鲜笋原料经清洗、修整、漂烫等预处理后,置于耐压容器中, 注入氮气, 加压至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时间, 气体渗入组织内部, 组织膨胀,间隙增大,迅速释放压力,导致果蔬表面形成均匀的蜂窝状结构, 然后进行速冻。冷冻有使组织液浓缩和部分细胞结构破坏的作用,因而提高了笋的渗透压和通透性,这可以使水分更易渗出。
4)解冻;
5)热风干燥:进行两级热风干燥,先用相对湿度为0.6~6.5,温度为90~95℃ 的热风干燥4~4.5h, 然后用相对湿度为0.8~8.5,温度为70~75℃的热风干燥5~5.5h;
6)抽真空包装。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预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方法,为了获得高复水性笋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的预煮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切好的笋片置于夹层锅内, 水温控制在80~85℃,加热10~15 min,并加入0.01%柠檬酸, 使pH 值在4.0~4.5之间。该步骤的目的是杀青并使笋片体内酶发生钝化,同时抑制大量腐败菌的生长。
进一步地,步骤4)中,解冻的条件为在室温下解冻50~60min。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抽真空包装的条件为真空度为500~600毫米汞柱进行包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加压冷冻前处理,高压气体对果蔬进行冷冻处理可以提高脱水速度,提高干燥速度,减少干燥时间,减低能耗。
2、采用两级热风干燥工艺,先低湿度高温干燥,再高湿度低温干燥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营养损失,复水性能提高,最大程度保持产品风味及口感特性,减轻表面皱缩,改善感官品质。
3、本发明方法采用真空包装,排除了包装容器中的空气,能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在常温下条件下能保存12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处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笋干为产自闽北地区的鲜笋,其他品种的鲜笋均适用于本发明。
测定制得的笋干的各项性能指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笋指标的测定:
感官指标:参照GB 6642-86;
含水率:根据GB/T 9995-1997;
复水比就是复水后沥干质量( G复) 与干制品试样质量( G干) 的比值, 即R 复= G复/ G干
测定结果见表1。
实施例1
1)挑选新鲜毛竹笋,并按株体大小进行分级并去壳,适当的修整清洗, 纵切厚度分别为3、5、7mm, 横切厚度为5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健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流道系统牙固式主射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