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31246.3 | 申请日: | 2012-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守云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 地址: | 046200 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汁 反流性 胃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中医认为肝失疏泄,气滞肝胃,胆气不降,逆而犯胃所致。本病无论是城市与农村,也不分那一段年龄,大凡劳累过度,劳逸不节,饮食调理失度均可造成本病发生。目前,治疗此疾病的药物有很多,疗效稍好的,价格昂贵,价格低廉的,又疗效不好,给患者用药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该药物以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凉血消痈,利胆退黄为原则治疗,治疗效果好,费用低。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山 药 20—30 乌 药 15-20
降 香 15—20 海螵蛸 10—16
浙贝母 10—12 丹 参 10—15
木 瓜 8—12 白 芨 12—15
枳 实 6—10 沙 参 15—20
穿山甲 10—15 郁 金 8—14。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原料药以清水洗净,晾干,研磨成细粉,装入胶囊中制成本发明药物胶囊剂。
用法与用量:温水送服,一日3次,一次2粒。
本发明组方中,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降香行气活血,止痛,止血;海螵蛸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木瓜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枳实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穿山甲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以上诸药合用,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凉血消痈,利胆退黄,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本发明药物治愈率高,不复发,无后遗症,治疗期间患者无痛苦。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13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
诊断标准:
1.上腹和胸骨后烧灼痛,且餐后加重,胆汁性呕吐。
2.胃镜下见胃内或残胃内胆汁存在,呈黄水样,胃粘膜明显黄染。
3.内镜活检病理有程度不等的炎症。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药物,每次2粒,每日三次,温水送服。对照组:气滞胃痛冲剂(大连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5kg,每日3次,开水送服。连续服药一个月,疗程结束复查胃镜。治疗前后并分别测患者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肾功和心电图检查。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消失,胃镜下午胆汁反流又无粘膜黄染,活检病理粘膜炎症明显好转。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内镜下仅见胆汁返流呈泡沫状,粘膜轻度黄染,活检病理粘膜炎症好转。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内镜下胆汁返流呈黄水样,粘膜明显黄染,活检病理粘膜炎症改变不明显。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守云,未经马守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力鱼钩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多功能移动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