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盘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029.4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沛均;兰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区宏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的转盘,特别涉及用于承载的转盘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用于承载的转盘特别是强力承载转盘,其径大壁薄,结构复杂,工件表面与位置精度要求高,在机加工中,具有变形、失圆的加工难度,精度难以控制,且装夹也时容易变形,另外,转盘的平行度要求高,否则在工作中容易造成噪音大,因此在毛坯的选材以及孔和槽的加工中都必须精准,在加工中相关零件的一致性,特别是中心孔的位置,小孔之间的中心孔、同轴度等的要求非常高,直接影响着转盘的质量。一般的加工工艺中,滚道检测开始需要2人配合才能完成,浪费人力资源,测量效率低,且检测不准;在试装后若两种滚珠容易混在一起,要靠尺子一个个测量才能分出,耽误了大量时间。
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改进,保证加工的精度,避免转盘在加工中的变形、失圆等现象,增强转盘的平行度,同轴度,同时提高滚道检测的效率,提高整体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转盘加工工艺,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工装装夹工件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将工件压到工装上,卡盘直接夹持工装而不夹持工件,保证加工精度,避免转盘在加工中的变形、失圆等现象,增强转盘的平行度,同轴度,同时提高滚道检测的效率,提高整体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在轨道检测中,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测量效率和检测精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转盘加工工艺,包括转盘动圈加工工艺和转盘固定圈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动圈加工:
a1.前处理:采用锻造或铸造的方式加工毛坯;利用夹具固定毛坯,钻中心孔并镗孔至要求尺寸并车削外圆,预留加工余量10~12mm,去锐边毛刺,整体表面粗糙度达到Ra12.5;超声波探伤处理后淬火调质成硬度HRC32-38后进行半精车削加工;
a2.人工时效:将动圈毛坯加热到550~650℃退火在温度为160~220℃时恒温10~14小时;
a3.精加工,使用夹具固定坯料:精车加工基准面,使整体表面粗糙度达Ra1.6;半精车滚道槽,去锐边毛刺,整体表面粗糙度达Ra6.3;精车削动圈毛坯中心孔和外圆端面,整体表面粗糙度达Ra1.6;将动圈上数控车床,精车削滚道槽,整体表面粗糙度达Ra1.6,利用专用工具进行轨道检测;装夹找正使节圆跳动小于0.03mm,通过摇臂钻床钻孔、钻扩孔、攻丝加工至成品;
b.固定圈加工
b1.前处理:采用锻造或铸造的方式加工毛坯;将毛坯用夹具固定分别进行粗车和半精车加工,使整体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超声波探伤处理后淬火调质成硬度HRC32-38;
b2.人工时效:将固定圈毛坯加热到550~650℃退火在温度为180~200℃时恒温12小时;
b3.通过工装夹具装夹圈毛坯,上普通车床精车基准面,整体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上数控车床精车端面和槽,整体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
b4.上镗床钻镗钢球进孔,整体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
b5.工件上摇臂钻床锥销堵头孔;加工与孔相配合的堵头;留1.5mm过赢量将堵头紧配敲入孔中;
b6.装夹工件上数控车半精车轨道槽,切槽,精车台阶,数控车床精车轨道槽;
b7.孔加工:装夹时找正使节圆跳动小于0.03mm,通过摇臂钻床钻孔、攻丝加工至成品。
b8.使用滚道量具进行滚道检测;
进一步,步骤a2中,将动圈毛坯加热到550~650℃退火在温度为180~200℃时恒温12小时;
进一步,步骤b2中将固定圈毛坯加热到550~650℃退火在温度为180~200℃时恒温12小时;
进一步,步骤a3中,装夹时找正使节圆跳动小于0.03mm,通过摇臂钻床钻孔、攻丝,螺孔倒角至大径,过孔倒角0.5×45°;
进一步,步骤b5中,堵头的加工工艺为:下料,进行热处理,钻两端中心孔,车外圆并磨圆使之与固定圈配合,并进行线切割和钻孔攻丝制得堵头;
进一步,步骤b5中,堵头与孔的过渡间隙小于0.015;
进一步,步骤b7中,装夹时找正使节圆跳动小于0.03mm,通过摇臂钻床钻孔、攻丝,36-M12钻螺纹底孔,并引导牙5-6牙;螺孔倒角至大径,过孔倒角0.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区宏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江津区宏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枪阴控组件的装配夹具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冲头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