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酸回收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016.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津西金兰冷轧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3 | 分类号: | C01B7/03;C01G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酸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的许多方面,都会用到用酸洗槽来对钢板等加工部件或原料,进行清洗或者酸性腐蚀,可是许多酸洗槽结构简陋,清洗过程简单,不能生成连续生产线,为大规模生产造成很大障碍,尤其是酸洗槽没有密封措施,而酸液具有挥发性,形成的酸雾不仅极易使周边设备腐蚀、大气污染,更使操作者难以在这样的恶劣操作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国内的众多企业对盐酸酸洗废液通常采用加碱中和法处理,即向废酸液中投加碱性物质,提高其pH值,酸液得到中和的同时使其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结合沉淀,再进行固液分离除去,从而最终达到使废酸液达标排放的目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因此被很多排污企业所接受。但是这种方法将含有盐酸及金属离子等宝贵资源的废酸液当作“废物″处理后排放,远未能达到保护环境及回收资源的目的。
发明目的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指标、废物回收率高,设施稳定可靠、操作先进的废酸回收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酸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焙烧炉、旋风分离器、预浓缩器、吸收塔、再生酸储存槽、废气风机、洗涤系统以及氧化铁粉站;所述焙烧炉底部连接氧化铁粉站,焙烧炉顶端连接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还连接预浓缩器;所述吸收塔分别连接预浓缩器、再生酸储存槽、废气风机;所述洗涤系统连接废气风机。
所述焙烧炉是一个立式园柱体结构,带上锥体和下锥体;所述焙烧炉外的底部设有支承座、焙烧炉体内底部设有焙烧炉旋转阀、分离格栅,顶部装有浓缩废酸喷雾装置和由碳钢制作的喷枪保护管;所述焙烧炉用于将废酸洗液分解成Fe2O3和HCl蒸气,在焙烧炉内浓缩废酸中的水分被蒸发,氯化亚铁微粉与燃烧热气流呈逆流方向,落向炉子底部被氧化分解为HCl和Fe2O3;焙烧气体从炉顶离开炉子,其中含有HCl气体、水蒸气、燃烧产物、少量的Fe2O3粉和过剩的氧。
所述旋风分离器用低碳钢制造,用来把从焙烧炉排出气中含的氧化铁粉分离出来;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部装有旋风分离器旋转阀,用于将旋风分离器与焙烧炉密封隔开,该旋转阀是将旋风分离器中的氧化铁粉排出,并返回送至炉内,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旋风分离器。
所述预浓缩器为文丘里型,在预浓缩器中从焙烧炉来的热气与废酸直接接触传热,在此废酸中的水分部分被蒸发。
所述吸收塔由FRP材质制成,内装RPP规整填料,上部装有一个PP制成的喷嘴,用于吸收HCl生成再生酸。
所述再生酸储存槽由玻璃钢制作,用于储存再生酸。
所述废气风机带有弹性联轴器直接传动,该风机把炉气从焙烧炉抽出,并经过双旋风分离器、预浓缩器、吸收塔,同时把燃烧废气通过洗涤塔和排气烟囱排出,使整个过程设备保持负压,以防止HCl气体泄漏出来。
所述洗涤系统由一台分离器、一台集水槽、一台洗涤塔及烟囱组成,分离器及集水槽由FRP制成,洗涤塔及烟囱由FRP制成、内装RPP规整填料,用于洗涤废气。
所述的氧化铁粉站包括氧化铁仓、粉尘分离器、氧化铁粉输送管道、氧化铁粉输送风机,所述的氧化铁仓是个圆柱形钢制罐,下部带园锥体,用于储存氧化铁粉;所述的粉尘分离器安装在氧化铁粉仓的顶部,用来净化输送铁粉的空气,分离出的氧化铁粉落到铁粉仓中;氧化铁粉输送风机由碳钢制成,通过铁粉输送管线抽吸空气将氧化铁粉从焙烧炉输送到铁粉仓,同时氧化铁粉被冷却到60℃以下;所述氧化铁粉输送风机,是一个离心风机,用低碳钢制造,配有底座和联轴器,该风机提供把从氧化铁粉由焙烧炉通过输送管送到氧化铁仓所需的动力风,同时能把氧化铁粉冷到60℃以下。
本发明结构完善,不仅环保指标、废物回收率高,设施稳定可靠、操作先进,工作精度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废物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废酸回收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津西金兰冷轧板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津西金兰冷轧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