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928.2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武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2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全自动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广泛应用于陶瓷、化工、石墨负极材料等烧结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隧道窑炉基本结构都是从一端进入,分温区加热、烧结,从另一段推出,经空气冷却,回到起点入口处。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炉体2、循环通道(电隧道3、后横向通道4、纵向通道5、前横向通道6)以及分别设置在四个循环通道四角的主推装置7、后横推装置8、纵推装置9和前横推装置10,并在隧道内装有推板11,使用时,工件从炉体2的入口一端(进口段1)在主推装置7推动下进入电隧道3内,分温区加热烧结,从另一端推出,然后在后横推装置8、纵推装置9和前横推装置10的推动下,依次通过后横向通道4、纵向通道5、前横向通道6进行空气冷却,回到炉体2的入口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耗能大,电加热窑炉的功率一般都较大,小型的100kw,大型的数千kw,而所有的热功率在对工件或材料加热后,全部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极大浪费,并增加厂房内的排热设施的功耗。
鉴于现有电加热窑炉的缺陷,发明人经过多次的设计改进、资料查询,设计出本发明全自动高效节能电隧道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加热窑炉耗能大的难题,节约电能,使烧结中的电能成本下降。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包括炉体以及由进纵向通道、后横向通道、出纵向通道与前横向通道依次连接构成的循环通道,在循环通道的四角分别设有主推装置、后横推装置、纵推装置及前横推装置,其中:
所述炉体的进口和出口合并为一体,为一出入口,所述后横向通道、进纵向通道及出纵向通道都设在炉体内,并且进纵向通道与出纵向通道相邻设置并且相互连通。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该炉体内部沿进纵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分为余热回收区、换热区及高温加热区,炉体内部靠近出入口一端为余热回收区,炉体内部远离出入口一端为高温加热区,在余热回收区及高温加热区中间为换热区。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在余热回收区的进纵向通道与出纵向通道上方和侧面架有多个翅片管,该多个翘片管内装有循环水。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在该多个翅片管外侧设有空心的不锈钢水套,该不锈钢水套内装有循环水。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该翅片管和不锈钢水套均有一定角度倾斜,循环水能够自然循环。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该高温区上下都设有加热元件,该高温区内采用上下加热的方式。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在换热区的上方和两侧设有加大的空间。
所述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其中,在换热区靠近高温区的一段内,所述进纵向通道与出纵向通道中间设一隔热墙。
本发明的高效节能全自动电隧道炉,充分采用各种方式将工件加热后再释放的能量回收利用,可大大减少热量损失,能量利用率高,节约电能,另外本发明相比普通电隧道炉的占地面积少。
该结构的电炉不仅适合于石墨类材料,对氧化锆粉、氧化钴、三元材料、电池材料等行业的烧结产品,对各行业用的电隧道炉均有广泛的适用性,节约电能可提高到至少40%~50%以上,使烧结中最主要的电能成本大幅下降,对全国各行业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竞争力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余热回收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换热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4A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高温加热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5A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1-进口段;2-炉体;3-电加热隧道;4-后横向通道;5-纵向通道;6-前横向通道;7-主推装置;8-后横推装置;9-纵推装置;10-前横推装置;11-推板;12-控制柜;
本发明:1-出入口;2-炉体;3进纵向通道;4-后横向通道;5-出纵向通道;6-前横向通道;7-主推装置;8-后横推装置;9-纵推装置;10-前横推装置;11-推板;12-隔热墙;13-翅片管;14-不锈钢水套;L-炉体长度;L1-余热回收区;L2-换热区;L3-高温加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武,未经王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车架模块化集成结构防雷车
- 下一篇:一种胸骨一体化关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