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奇综合征预后评估和/或治疗方案选择的方法及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324.8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昀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征 预后 评估 治疗 方案 选择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医疗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分型、临床用药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以及防治HNPCC的新途径。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被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欧洲,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列第二位,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三常见的癌症类型。伴随着膳食结构的西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称林奇(Lynch)综合征,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的个体,包括那些已经患有肿瘤和尚未发生肿瘤的人。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5%-10%,同时具有发病年龄早、原发大肠癌发生率高、家族成员肠内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等临床特征。统计表明,相对于4%的普通人群会患上结直肠癌,HNPCC群体会最终发展成为结直肠癌的概率达到80%;同时HNPCC群体发展成为结直肠癌的平均年龄是44岁,而普通人群的平均年龄是65岁,这些都表明HNPCC作为结直肠癌一个亚型的独特性。
目前诊断HNPCC的标准主要有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标准I、II,贝塞斯达(Bethesda)标准和日本(Japanese)标准,这些标准基本上都是从临床学观察、家系研究等方面做出诊断。
尽管研究表明HNPCC群体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并没有多大不同,其中尤其是对于HNPCC群体术后化疗的选择上并无大异。多个研究结果表明:HNPCC群体中表现出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患者对以氟尿嘧啶(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无效,同时MSI患者平均发病期在四十岁左右。与MSI患者不同,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患者平均发病期在六十岁左右),甚至MSI患者和MSS患者还表现出发病部位的显著差异(MSI患者多发于右结肠,MSS患者集中于左结肠和直肠)。
本领域中迫切需要开发出可有效区分MSS和MSI患者的测评方法,从而对HNPCC的治疗和/或预后进行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预后评估和/或治疗方案选择的基因测评的试剂盒。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扩增和/或检测目的位点的试剂或试剂组在制备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预后评估和/或治疗方案选择的基因测评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预后评估和/或治疗方案选择的基因测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其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预后评估和/或治疗方案选择的基因测评,所述试剂盒包括:
i)用于扩增生物样品DNA中的以下目的位点的一种或多种试剂:(1)hMSH2基因的BAT-26位点、(2)c-kit基因的BAT-25位点、(3)SLC7A8基因的NR-21位点、(4)跨膜前体蛋白B5基因的NR-22位点、和(5)锌指蛋白2基因的NR-24位点;
ii)任选的,用于检测所述目的位点扩增产物的一种或多种试剂盒;
ii)任选的,用于提取生物样品中的DNA的一种或多种试剂;
iii)任选的,一种或多种荧光检测试剂;
iv)任选的,使用说明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后比较和/或治疗方案的选择针对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家族成员对HNPCC的易感性、HNPCC易发的年龄阶段、以及易发生HNPCC的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中的试剂i)包括分别针对生物样品DNA中各目的位点的引物对,且所述引物对是经过可检测标记物标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检测标记物选自:荧光标记物(如FL、JOE、TMR等)、同位素标记物(如)、生物对标记物(如生物素或抗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抗原或抗体、配体或受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针对各目的位点的引物对上所标记的所述可检测标记物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碎搅拌式和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遗传风险的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