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187.8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蒋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旌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段雪茵;王兴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垂压坑 卧式 垃圾 压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具体是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城市垃圾压缩站主要有:移动式压缩垃圾站,垂直式压缩垃圾站,后载刮板压缩垃圾转运站,楼层式垃圾转运站,钩臂式挂箱式垃圾压缩转运站,他们各自的缺点是,垂直建房高度太大,卧压压缩密度不够,钩臂车挂箱空载率较高,设备维护费用高,二次污染的跑冒滴漏等问题未能完全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高度移动压缩机位、坑卧式的环保新型垃圾压缩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地坑顶部设置移动压机、地坑内设置有压缩箱体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内设置有压缩头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压缩箱体顶部入料口处和地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两段导轨,当压缩箱体处于地坑内时、两段导轨相接,移动压机底部设置配套滚轮。
所述移动压机的底部一侧设置回转轴和驱动装置,移动压机可沿该回转轴向外旋转90°。
所述压缩箱体呈长方体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推料腔、压缩腔和储料腔,其中:推料腔内设置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推料腔和压缩腔之间由竖直设置的推料板隔开,推料板固定连接在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压缩腔的顶面不封闭、为垃圾压缩站的入料口;储料腔与压缩腔之间由中部转门隔开,中部转门活动铰接、由中部转门驱动装置驱动。
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储料腔对应压缩腔另一侧的端面上,通过前端转门活动密封,前端转门活动铰接、由前端转门驱动装置驱动。
所述直线往复运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气缸、液压油缸、直线步进马达或直线电机。
所述起升装置为一端设置在压缩箱体侧面、一端设置在地坑底部的剪升臂及其起升驱动器。
所述起升装置为一端设置在压缩箱体侧面、一端设置在地面的摆升臂及其起升驱动器。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超低垂压的压缩结构、灵活多位的起升装置,可实现一机多箱和一机多块储料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运动控制效果好;移动压缩可直接压缩多个工作位置、具有最佳的压缩密度,污水通过压缩箱体的自收集系统、实现零污染的排放;设备总高完全控制在3.8米以下,改造旧站效果良好,节约空间高度,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成本,移动压缩油缸的行程较短,运行稳定安全,安装方便,维护费极低;适用于城镇、城乡及大中城市旧站系统改造的垃圾压缩收集、贮运。建站迅速,收运经济,无二次污染,解决了以往垂直压缩的建房高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移动压头的移动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剪式起升装车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摆升式立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摆升式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摆升式装车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地坑,2-前端转门,3-前端转门油缸,4-压缩箱体,5-储料腔,6-箱体起升轴,7-箱体起升上座,8-剪升臂,9-压缩固定座,10-中部转门油缸,11-导轨,12-中部转门,13-压缩头,14-移动压机,15-压头支撑座,16-压机大梁,17-立压油缸,18-压缩腔,19-滚轮,20-上起升滑座,21-多级推料油缸,22-下起升基础滑座,23-下基础座,24-集污池,25-油站,26-对接式转运车,27-摆升臂,28-摆升驱动油缸,29-平衡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1,地坑1顶部设置移动压机14、地坑1内设置有压缩箱体4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4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14内设置有压缩头13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13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旌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德阳旌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
- 下一篇:人行横道红绿灯智能定轮提升式柔性门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