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千斤顶的轮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146.9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良;唐洁;唐循申;王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00 | 分类号: | B66F3/00;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轮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起重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的轮子结构。
背景技术
千斤顶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大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2445994Y推荐的“电动液压卧式千斤顶”、CN201756434U提供的“一种带自锁安全装置的卧式液压千斤顶”和CN201737648U介绍的“一种墙板整体式的快速低位轮式液压千斤顶”以及CN201520617U揭示的“可显示载荷及超载警示的液压千斤顶”,等等。但是,之所以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如期刊、论文等中未见有作为千斤顶构件的轮子结构的技术信息,或许是基于并不限于的以下因素:其一,轮子只要能够满足对千斤顶本体的支承和得以滚动的要求即可;其二,轮子的结构设计技术趋于饱和,难以再有创新和/或超哉的空间;其三,轮子通常被排除在考量千斤顶的质量优劣的技术指标之外。然而正是由于受这些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目前公知公用的千斤顶的轮子存在以下被业界忽视的技术问题:一是由于对方向变换的自我适应性差,例如难以满足360°范围的任意改向,因此导致使用者费力;二是由于轮子(即轮体)与轮架(也称轮座)之间的互拆卸麻烦,因此一旦轮子致损耗,只能将轮架一并撤换,从而导致浪费,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相悖;三是由于轮架采用铁板冲压成型,因此不仅笨重,而且制造麻烦,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对方向的适应性而藉以保障操作者操作省力和有利于改善轮体与轮架之间的可拆卸性而藉双方便安装并依需更换轮体的千斤顶的轮子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方便制造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的千斤顶的轮子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便于合理节约材料并且还可保障强度而藉以体现良好的使用寿命的千斤顶的轮子结构。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斤顶的轮子结构,包括一轮架,该轮架具有一座盘和彼此对应的延伸构成于座盘上的一对轮臂,在座盘的中央位置具有一用于与千斤顶本体上的滚轮座固定连接的螺杆;一轮体,该轮体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轮臂之间,特点是:在所述的底盘上并且在背对所述轮臂的一侧的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滚珠槽,在该滚珠槽内设置一组滚珠,该组滚珠围绕滚珠槽的圆周方向以一个挨着一个的方式排列,并且在底盘上配设有一护盖,该护盖的中央具有一螺杆让位孔,而护盖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滚珠的位置构成有一滚珠凹道,滚珠探入滚珠凹道内,所述的螺杆穿过所述的螺杆让位孔并且配设有一螺母,藉由该螺母将护盖与座盘相配合并且对所述的滚珠限定;在所述的一对轮臂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轮体轴孔,在一对轮体轴孔上穿置有一轮体轴,所述的轮体通过其中央的轴孔转动地设置在轮体轴上,并且在轮体轴的一端端部开设有一卡簧槽,在卡簧槽上设置有一卡簧。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底盘和所述的一对轮臂以浇制方式彼此构成为一体结构。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再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一对轮臂上并且朝向外的一侧各构成有一凹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底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轴孔,所述螺杆的基部扩设构成有一回转轴,该回转轴与回转轴孔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轮槽的横截面形状呈C字形,而所述的滚珠凹道的横截面形状同样呈C字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其一,由于在底盘上设置了滚珠槽并且在滚珠槽内设有一组滚珠,因而能使轮架连同轮体作360°的任意旋转,从而可保障操作省力;其二,当轮体致损而需撤换时,只要撤去卡簧并且拔离轮体轴便可更换,因此有利于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性;其三,由于将底盘以及一对轮臂以浇制方式构成为一体结构,因而可以方便制造,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其四,由于在一对轮臂上各构成有凹腔,因而不仅可以节约材料,而且可以增进轮臂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放式毫米波交流成像辐射计
- 下一篇:一种LED日光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