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夹儿童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115.3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E05F5/02 | 分类号: | E05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门,特别是一种防夹儿童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室内门,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室内门,当有大风吹时,经常出现室内门快速关闭,并且关闭的力极大,室内门很容易夹伤小孩或老人,一种防夹儿童门已成为人们安装室内门的安全需要。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夹儿童门,解决用普通室内门容易被大风吹动夹伤小孩或老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夹儿童门,包括有门框以及活动门,活动门与门框铰接;防夹儿童门设有防夹装置,防夹装置包括有摆锤装置、门刹装置以及外壳,摆锤装置包括有摆锤、摆杆以及铰链,摆锤与摆杆连接,摆杆与铰链连接,铰链与外壳连接;门刹装置包括有摆刹、导套以及支撑弹簧,导套与外壳固定连接,摆刹被支撑弹簧支撑并与导套动配合连接,支撑弹簧的上端与摆刹连接,支撑弹簧的下端与外壳接触;摆刹包括有施压件以及刹车件,施压件与刹车件连接,施压件位于刹车件的上方,施压件位于摆锤摆动轨迹的位置,施压件的上端面到铰链轴线的距离小于摆锤的底部到铰链轴线的距离,使摆锤摆动时可以客服支撑弹簧的弹力将摆刹压下,使摆刹的摩擦片与地板接触以及摩擦。
安装使用时,防夹装置的外壳安装于活动门下端位置,使门刹装置的刹车件位于地板的上方;大风吹活动门快速关闭时,由于活动门的摆动惯性较大,摆锤装置利用惯性使摆锤摆动克服支撑弹簧的弹力将门刹装置的摆刹压下,利用摆刹的刹车件与地板接触并摩擦,防止活动门被大风吹动快速关闭夹伤小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夹儿童门设有防夹装置,利用惯性使摆锤摆动,利用摆动的摆锤施压于摆刹,利用摆刹的刹车片与地板接触摩擦,阻碍活动门快速闭合,有效地防止活动门夹伤小孩或老人。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夹儿童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防夹儿童门结构示意图,防夹儿童门,包括有门框1以及活动门2,活动门2与门框1铰接,防夹儿童门设有防夹装置3,防夹装置3由摆锤装置4、门刹装置5以及外壳6构成,摆锤装置4包括有摆锤7、摆杆8以及铰链9,摆锤7与摆杆8连接,摆杆8与铰链9连接,铰链9与外壳6连接;门刹装置5包括有摆刹10、导套11以及支撑弹簧12,导套11与外壳6固定连接,摆刹10被支撑弹簧12支撑并与导套11动配合连接,支撑弹簧12的上端与摆刹10连接,支撑弹簧12的下端与外壳6接触;摆刹10包括有施压件13以及刹车件14,施压件13与刹车件14连接,施压件13位于刹车件14的上方,施压件13位于摆锤7摆动轨迹的位置,施压件13的上端面15到铰链9轴线的距离小于摆锤7的底部16到铰链9轴线的距离:安装时,外壳6安装于活动门2下端位置,刹车件14位于地板17的上方,刹车件14与地板17之间留有间隙;大风吹活动门2快速关闭时,摆锤装置4的摆锤7摆动克服支撑弹簧12的弹力将摆刹10压下,利用摆刹10的刹车件14与地板17摩擦,防止活动门2被大风吹动快速关闭夹伤小孩。
为了调节摆刹10的刹车件14与地板17的距离,摆刹10的施压件13设有螺纹孔19,刹车件14包括调节螺丝20、调节轮21、锁紧螺母22以及刹车片18,调节螺丝20与螺纹孔19连接,调节螺丝20与调节轮21固定连接,刹车片18与调节轮21固定连接,锁紧螺母22的螺纹与调节螺丝20的螺纹连接,锁紧螺母22位于螺纹孔19的下方,旋转调节轮21时调节螺丝20于螺纹孔19内向上或向下移动,用于调节刹车片18与地板17的距离,刹车片18与地板17的距离调好后,利用锁紧螺母22将调节螺丝20与施压件13锁紧。
为了使摆刹10于导套11于垂直方向移动以及摆刹10转动,导套11设有导孔23,摆刹10设有定位销24,定位销24动配合于导孔23内;或者,导套11为多边形,摆刹10的形状与导套11相同,防止摆刹10于导套11内转动。施压件13由施压柱31与导向柱32构成,导向柱32与导套11轴向动配合连接;支撑弹簧12的上端与施压柱31连接,支撑弹簧12的下端与外壳6的底部接触;上端面15位于施压柱31上,上端面15为曲面,以利于摆锤7施压于施压柱31以及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力软管
- 下一篇:亚麻、大麻专用有机煮练剂及其煮练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