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418.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任;黄达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7/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包含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需要光源之装置上,例如显示装置、广告牌、手机按键等,尤其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需求增多,藉由改良背光模组之结构设计以增进显示装置的效用变得日趋重要。
现有背光模组包含光源、导光板、多个光学膜片及框架,光源可配置于导光板的侧面,提供光线进入导光板,并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多个光学膜片相互堆栈并与导光板之出光面平行相对。框架围绕导光板及多个光学膜片,并用于承载及固定多个光学膜片。
请参照图1,图1是现有背光模组之局部剖面示意图,现有的背光模组之框架具有承载部12a,而承载部12a上具有突出其表面之定位柱12b;另于多个光学膜片14、15、16上形成多个彼此相对应且孔径一致之定位孔,将该些光学膜片14、15、16配置于框架之承载部12a上,并使定位柱12b配置于该些定位孔中,用以固定该些光学膜片14、15、16。
然而,该些光学膜片14、15、16因打洞而于定位孔边缘产生毛边现象,突起的毛边结构D致使该些光学膜片14、15、16堆栈于承载部12a上时,彼此之间产生空隙(gap),而无法紧密相迭。据此,若现有背光模组受到外力影响时,易使该些光学膜片14、15、16滑动或脱落,而导致背光模组所产生的光学路径变更,降低背光模组之效能及良率。
有鉴于此,如何消除因光学膜片之毛边结构所致之不良影响,而使多个光学膜片相迭紧密,以提升背光模组或显示装置之效能与良率,为本案之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消除膜片的毛边结构对膜片堆栈的不良影响,达到提升背光模组之效能及良率的目的。为达前述目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若干个膜片、框架及光源。其中,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邻之出光面。该些膜片与出光面相对,其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及第三膜片,其中第一膜片具有第一定位孔,第二膜片位于第一膜片上,且具有第二定位孔,而第三膜片位于第二膜片上,具有第三定位孔。其中该些定位孔彼此相对应,且该些定位孔之孔径由大至小排列,依序为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另外,框架包含封闭图案,围绕导光板及该些膜片,框架具有第一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用以承载该些膜片,且第一承载部上具有定位柱,定位柱配置于该些定位孔中。光源则位于框架之内侧壁上,与入光面相对。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框架更包括第二承载部。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定位柱的直径范围为0.9毫米至1.1毫米,第一定位孔之孔径范围为1.1毫米至1.3毫米,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范围为1.3毫米至1.5毫米,且第三定位孔的孔径范围为1.5毫米至1.7毫米。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该些膜片堆栈之高度为0.405毫米。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该些膜片为光学膜片,选自由棱镜片、扩散片、增亮片或其它可用以均匀化光线的膜片所构成之群组之一膜片或其组合。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消除膜片的毛边结构对膜片堆栈的不良影响,达到提升显示装置之效能及良率的目的。为达前述目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若干个膜片、框架及光源。其中,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邻之出光面。该些膜片与出光面相对,其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及第三膜片,其中第一膜片具有第一定位孔,第二膜片位于第一膜片上,且具有第二定位孔,而第三膜片位于第二膜片上,具有第三定位孔。其中该些定位孔彼此相对应,且该些定位孔之孔径由大至小排列,依序为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另外,框架包含封闭图案,围绕显示面板、导光板及该些膜片,框架具有第一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用以承载该些膜片,且第一承载部上具有定位柱,定位柱配置于该些定位孔中。光源则位于框架之内侧壁上,与入光面相对。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框架更包括第二承载部,用以支撑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三膜片上。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显示装置更包括胶带,配置于第二承载部及显示面板之间,用以将显示面板固定于第二承载部上。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定位柱的直径范围为0.9毫米至1.1毫米,第一定位孔的孔径范围为1.1毫米至1.3毫米,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范围为1.3毫米至1.5毫米,且第三定位孔的孔径范围为1.5毫米至1.7毫米。
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该些膜片为光学膜片,选自由棱镜片、扩散片、增亮片或其它可用以均匀化光线的膜片所构成之群组之一膜片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