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泳溺水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372.5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彩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泳 溺水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游泳溺水时救生的简易器具,尤其是游泳溺水救生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游泳时,常会因体力不支或意外事故发生溺水伤亡事件,因此各种救生设施应运而生,有充气气囊、制氧供氧装置等等,但都有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等缺点。还有一种专利号为200920179318.5的溺水救生包,因其浮标是半球形的,在半球形浮标外侧缠绕空心软管常会滑下来,并且缠得过紧会使空心软管较难复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泳溺水救生器,能够克服背景技术中的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游泳溺水救生器,主要是一根空心软管,上端插入盆状浮标中心,并用万能胶粘牢,下端连接一个吸嘴,吸嘴上连接一根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个别针,便于固定在衣服上。平时空心软管缠放在浮标内腔中,人们在游泳过程中发生溺水时,可以拉出空心软管,口含吸嘴,让盆状浮标浮到水面,从而能够通过空心软管呼吸空气,镇静走到浅水区,或者等待同游者及救生员营救。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小巧实用、成本低廉的优点,易于制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包装后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1-盆状浮标,2-浮标内腔,3-空心软管,4-吸嘴,5-细线,6-别针.7-薄膜袋,8-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游泳溺水救生器,主要包括盆状浮标(1)、浮标内腔(2)、空心软管(3)、吸嘴(4)、细线(5)、别针(6)。盆状浮标(1)可以用塑料泡沫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大小以能带动空心软管(3)上升至水面为宜,盆状浮标(1)的色彩应该鲜艳,如红色、黄色等,浮在水面时便于别人发现而采取营救措施。空心软管(3)上端插入盆状浮标(1)中心,并用万能胶粘牢,上面露出约0.5厘米,这样不易进水,空心软管(3)的长度约为2至5米,可分为几种规格。空心软管(3)下端连接一个吸嘴(4),吸嘴(4)的作用是使空心软管(3)不易从嘴里滑脱出来,吸嘴(4)上连接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线(5),细线(5)另一端系一个别针(6),便于固定在衣服上。使吸嘴(4)不会远离身体。
如图2所示,空心软管(3)和细线(5)缠放在浮标内腔(2)中,然后用一个大小相当的极薄的塑料薄膜袋(7)密封,使水不会渗进里面,别针(6)露在外面,最后,整个包粘连一根松紧带(8)。游泳时用松紧带(8)把本救生器固定在游泳裤前或腰上,并把别针(6)别在游泳衣上,这样,就使吸嘴(4)不会远离身体,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吸嘴(4)。遇险时撕开薄膜袋(7),拉出空心软管(3),口含吸嘴(4),让盆状浮标(1)浮到水面,从而能够通过空心软管(3)呼吸空气,镇静走到浅水区,或者等待同游者及救生员营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彩,未经陈东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