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805.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浩;李华亮;宋斌;洪仰婉;陈立星;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55/02;C08L79/02;C08K13/0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abs 树脂 基体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木材的再利用已成为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木塑复合材料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为木材的再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途径。木塑复合材料(简称WPC)是以木粉为主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塑料基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加工成型的一类改性材料。 WPC具有原料多样化、制品可塑化、产品环保化、应用经济化和再生低碳化等五大特性,是“节材代木”的理想材料。WPC不仅兼有塑料与木材二者的许多优点,还有许多二者不具备的新特性,在建筑材料、市政园林、包装材料、家具制品、汽车材料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用于WPC的塑料基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从环保性和耐候性考虑,生产商更多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作为WPC的塑料基料。随着WPC材料的发展,其应用领域逐渐从当前的装饰性制品拓展到结构件制品,例如家具的承重结构件、木结构建筑用构件如横梁、支柱、内隔墙板、楼梯踏板等,对WPC的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普遍较低,难以满足结构件的要求,限制了WPC材料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20-50份的回收ABS树脂、40-70份的木粉、1-5份的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1-15份的填料、1-6份的润滑剂。
所述的木粉为杨木粉、杉木粉、榆木粉、樟木粉、柏木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木粉的粒径为40-200目。
所述的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为(CH2)n—,n=10~25。
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硫酸钡、硅藻土、高岭土、硅灰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乙撑双硬脂酰胺、PE蜡、微晶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再置于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提供的木粉填充AB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20-50份的回收ABS树脂、40-70份的木粉、1-5份的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1-15份的填料、1-6份的润滑剂。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再置于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即可。
所述的木粉为杨木粉、杉木粉、榆木粉、樟木粉、柏木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木粉的粒径为40-200目。所述的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为(CH2)n—,n=10~25。
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硫酸钡、硅藻土、高岭土、硅灰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乙撑双硬脂酰胺、PE蜡、微晶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的合成步骤为:将脂肪酸与聚乙烯亚胺按照摩尔比为2:1在120-180℃下进行缩聚反应即可,缩聚反应的时间为2-3h。
下述实施例中的各个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GPC测定。
所述的测定条件为:柱子:Spheron Gel,长60cm,内径7.5mm,1根;淋洗液:氯仿=1.6 mL/min;样品浓度:1mg/mL,20μL;紫外检测器。
溶剂:间甲酚-氯仿(体积比为1:25)混合溶剂溶解脂肪酸聚乙烯亚胺缩合物。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配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其配方组成如下表:
实施例2:
一种以回收ABS树脂为基体的木塑复合材料,其配方组成如下表: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助剥器
- 下一篇:具自调节功能的人体红外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