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方舱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8635.0 | 申请日: | 201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余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舱的升降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在侧向收展的折叠式方舱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方舱的结构类似于集装箱,通常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通常方舱均配备有载车,通过载车运载到所需的地方,其标准也是参考集装箱标准制定的,与集装箱相比,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
现有的方舱大多采用直接起吊的方式进行装载或卸下,不仅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还需依赖于起重设备,才能完成装卸操作。
请参阅申请号为20042010926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方舱集装箱升降装卸移动行走装置》、以及申请号为20062002639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方舱升降装置》,上述实用新型均是针对方舱装卸结构的改良:通过在方舱的四周设置升降装置,并借助上述升降装置的对方舱的离地高度进行调节,实现方舱的自升降,最后通过升降装置底部与地面接触,支撑起整个方舱。
但上述升降装置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升降装置均用销轴铰接在方舱侧面,并以合页的形式实现收放,采用这样的结构虽可在运输时折叠收纳升降装置,以减小方舱在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宽度,但操作效率低、机动性不佳。
在方舱从载车上卸载时,需另行将升降装置从方舱的侧面展开,然后才沿竖向下放升降装置,增加了方舱卸载时所需的操作时间,不利于方舱的快速部署。
另外,现有的方舱升降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传动结构性能不佳,不仅强度低、成本高,而且在野外强风沙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容易发生故障:现有的升降装置中,多采用丝杆螺母副、齿轮齿条副、或螺纹副的方式进行传动,上述传动结构不仅生产、制造不便,加工量大、成本高,在强度和成本上难以协调;而且在风沙环境下,容易卡入沙石发生故障,安全可靠性较差。
2、升降装置支起方舱时,由于地面不平整,方舱整体易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升降装置操作效率低、机动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装卸耗时短的折叠式方舱升降装置,在升降高程较大的方舱的部署时,操作效率提升效果尤为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方舱升降装置,包括舱体,以及设置于舱体上的升降装置,所述舱体与升降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架杆,每根连架杆的两端均分别与舱体和升降装置铰接,所述舱体、升降装置以及连架杆构成在竖直平面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通过将舱体和升降装置用至少两根连架杆连接,以舱体为机架、两根连架杆为曲柄,升降装置作为摇杆在连架杆的带动下沿竖直平面内运动;升降装置在竖直平面内沿横向和纵向同步运动,实现了升降装置向外侧扩张、沿竖向下放的同步操作,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升降装置下放之前需先沿铰链做合页式展开,再沿竖向调节升降装置长度实现纵向伸展的方式,操作便捷、装卸速度快;
尤其是在升降高程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旋转连架杆、下放升降装置的操作速度和摆幅,远远优于传统的、通过直线传动机构缓慢调节升降装置自身长度的方式,既有利于快速、应急部署。
优选的,所述舱体与升降装置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舱体与升降装置相对运动。
其中,驱动装置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带动升降装置在竖直平面运动:一是驱动装置直接与升降装置连接,例如:在舱体和升降装置之间设置气缸,且气缸的两端分别与舱体和升降装置铰接,以升降装置作为被驱动件、连架杆作为导向和从动件,实现升降装置在竖直平面的运动;
另一种方式是驱动装置驱动连架杆,例如:在舱体上设置驱动连架杆沿铰链转动的电机,以连架杆作为被驱动件,并通过连架杆带动升降装置,实现升降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装置运动,具有操作便捷的有益效果,且与人工操作相比,驱动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通过卷扬机上的绳索牵引升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控便捷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套筒和活动支杆,所述套筒与连架杆铰接,所述活动支杆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绳索通过定滑轮与套筒连接,所述绳索的端部与活动支杆固定连接。
由于活动支杆与套筒之间为滑动配合,绳索绕过定滑轮以后与活动支杆连接,在定滑轮的作用下,绳索分别以定滑轮、及其与活动支杆的连接处作为施力点,向套筒和活动支杆施加拉力,套筒和活动支杆在绳索的拉力下相对运动,并实现升降装置整体长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