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油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8549.X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江辉;仲春南;张明;张树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08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输送管路伴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油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沥青输送中,需要对输送管道中的沥青加热或保温,确保沥青的流速使其正常输送。导热油循环系统就是沥青输送管路的伴热装置,其将导热油做为载热体,将沥青加热或保温。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系统、将导热油不断的送入导热油加热系统中加热的循环泵、送油总管、回油总管及多根导热油支管;回油总管端口和送油总管端口均与导热油加热系统相连;导热油支管的两端分别与送油总管和回油总管连接,该导热油支管沿外部沥青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设在沥青输送管道的外壁上。
导热油在导热油加热系统中加热后,被送入送油总管中,再分别被送入导热油支管,将热量传给沥青输送管道中的沥青,以对沥青加热或保温,使沥青可以顺畅的输送。供热完成后的导热油再由导热油支管送入回油总管中,最后送回至导热油加热系统中重新加热。导热油支管以并联的方式从送油总管和回油总管接出,每根导热油支管形成独立回路,可以根据耗热量设计每根导热油支管的长度,使沥青受热均匀,不会因某段无法加热而堵塞输送管道,保证沥青的顺畅输送。但随着送油总管越来越远离导热油加热系统,其压力逐渐减小,致使相应段上的导热油支管因压力小,导热油无法被输送入导热油支管内,相应段的沥青输送管道中沥青无法受热,而致使其凝固,堵塞沥青输送管道,输送被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沥青输送管道受热均匀和使沥青输送顺畅的导热油循环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系统、将导热油不断的送入导热油加热系统中加热的循环泵、送油总管、回油总管及导热油支管;回油总管端口和送油总管端口均与导热油加热系统相连;导热油支管的两端分别与送油总管和回油总管连接,该导热油支管沿外部沥青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设在沥青输送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在循环泵和外部沥青进出站之间的送油总管上设有至少1个增压泵。增压泵可以使流经其的导热油压力增加,进而导热油可以输送到导热油支管中,对沥青供热。
为了使导热油的增压效果更好,所述在循环泵和外部沥青进出站之间的送油总管上设有增压管道,该增压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送油总管相连;所述增压泵设在增压管道上。
上述方案所述增压管道上设有储油库,该储油库设在增压管道接出端口和增压泵之间。
为了可以使送油总管后部分的导热油都可以经过增压泵的增压,可以在增压管道两个连接口之间的送油总管上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了增压泵,解决了远距离输送中,导热油因压力减小而无法输送到导热油支管,致使沥青输送管道不能受热而凝结、输送中断的问题;保证了各部分的沥青输送管道受热均匀,沥青输送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热油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导热油加热系统;2、回油总管;3、送油总管;4、导热油支管;5、增压泵;6、增压管道;7、储油库;8、沥青输送管道;9、沥青储油罐;10、沥青进出站;11、阀门;12、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系统1、将导热油不断的送入导热油加热系统1中加热的循环泵12、送油总管3、回油总管2及4根导热油支管4;回油总管2端口和送油总管3端口均与导热油加热系统1相连,回油总管2和送油总管3相连形成回路循环;导热油支管4的两端分别与送油总管3和回油总管2连接,该导热油支管4沿外部沥青输送管道8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设在沥青输送管道8的外壁上。在循环泵12和外部沥青进出站10之间的送油总管3上设有增压管道6,该增压管道6的两端分别与送油总管3相连;一增压泵5设在增压管道6上,该增压泵5用以增加送油总管3的压力。沥青从沥青储油罐9送至沥青输送管道8内,并由导热油供热保温,最后送入沥青进出站10。
所述增压管道6上设有储油库7,该储油库7设在增压管道6接出端口和增压泵5之间。在增压管道6两个连接口之间的送油总管3上设有阀门11。另外,在增压泵5的两端也设有阀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量、定时芯片
- 下一篇:一种芳烃中脱除烯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