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接点用润滑脂及滑动通电结构、电力用开关、真空断路器、真空绝缘开关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8517.X | 申请日: | 201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隆;佐藤和弘;森田步;土屋贤治;菅野隆夫;新田敏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NOK克鲁勃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1/36 | 分类号: | H01H1/36;H01H33/66;H01H11/00;H02B13/00;C10M169/02;C10N4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 润滑脂 滑动 通电 结构 电力 开关 真空 断路器 绝缘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接点用润滑脂及滑动通电结构、电力用开关、真空断路器、真空绝缘开关装置、及真空绝缘开关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与电接点用润滑脂及应用了该润滑脂的滑动通电结构相关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记载有下述内容:为了提供实现长期稳定的润滑效果的电接点用润滑脂和实施了润滑效果的触头,润滑剂主要成分含有聚α-烯烃或流动石蜡,作为增稠剂,在使用了聚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或两种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及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下述内容:在电接点上涂敷由除了氟素类油的基础油的95~70重量%、增稠剂和添加剂的5~30重量%构成的电接点用润滑脂,抑制由在电接点的断路时产生的电弧引起的接点区域的损伤,作为增稠剂,优选有机化皂土,作为基础油,优选酯油或二醇油、聚α-烯烃,另外,基础油是低粘度有利于由电弧产生的能量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20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0764号公报(对应中国公开公报CN1941239A)
由于现有的电接点用润滑脂含有偶氮类添加物,因此在以使接触阻力稳定化为目的而应用于实施了镀银的接点的场合,通过与镀银反应,形成导电性低的钝化膜。因此,存在伴随滑动,接触阻力递增的情况。
另外,若使用低粘度的基础油,则耐用年数变短,因此在应用到产品耐用年数为数十年以上的电力用开关时,考虑需要每几年便定期的供给油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伴随滑动,接触阻 力也不会递增,并且长寿命的电接点用润滑脂及滑动通电结构、电力用开关、真空断路器、真空绝缘开关装置、及真空绝缘开关装置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第一发明,其特征在于,(1)润滑脂的基础油是从平均分子量2600到12500的全氟聚醚油,(2)润滑脂的增稠剂是一次粒径1μm以下的PTPE(聚四氟乙烯),(3)不包含偶氮化合物那样的、在滑动下与银反应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滑动通电结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具有:滑动式地接触或分离,并且实施了镀银的弹簧接点;以及润滑油,该润滑油应用于该弹簧接点,并且基础油是平均分子量为2600到12500的全氟聚醚油,增稠剂是一次粒径为1μm以下的PTPE。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即使伴随滑动,接触阻力也不会递增,并且长寿命的电接点用润滑脂、或滑动通电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作为滑动通电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真空断路器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对从表1所示的组合1到组合5来对应用了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真空断路器的滑动通电结构的接触阻力和滑动次数的关系实际测量接触阻力和滑动次数特性的关系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3是表示对表1所示的组合3、4来对应用了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真空断路器的滑动通电结构的接触阻力和滑动次数的关系实际测量了弹簧接头的接触力的影响的结果的特性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作为滑动通电结构的另一例子的真空绝缘开关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利用电接点用润滑脂和弹簧接点的两个组合实际测量应用了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真空绝缘开关装置的接触阻力和断开接通次数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了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电接点用润滑脂的真空绝缘开关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NOK克鲁勃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NOK克鲁勃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直放型单圈多芯正装封装结构
- 下一篇:多基岛露出型多圈单芯片倒装封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