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8505.7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法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1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尼龙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尼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家电中,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平常百姓之家。但是大多尼龙制品使用一段时期后容易被霉菌侵蚀,严重影响外观并且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开发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的尼龙材料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而藉以避免被霉菌侵蚀的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尼龙1010树脂 30~35份;
尼龙6树脂 20~25份;
偶联剂 0.6~1.2份;
填料 15~25份;
抗菌剂 0.8~1.7份;
抗氧剂 0.3~0.8份;
短切玻璃纤维 25~30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1010树脂为熔点在22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4的尼龙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6树脂为树脂熔点在230℃以上并且粘度指数为2.5的尼龙树脂。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菌剂为载银离子的塑料抗菌剂。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短切玻璃纤维为长度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的性能指标:拉伸强度大于135MPa,弯曲强度大于20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2kj/m2,熔融指数大于21g/10min,抵抗细菌侵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称取熔点在22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4的尼龙树脂即尼龙1010树脂30.5份、熔点在23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5的尼龙树脂即尼龙6树脂20.3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6份、填料即碳酸钙15.2份、抗菌剂即载银离子的塑料抗菌剂0.8份、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3份和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25.3份。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称取熔点在22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4的尼龙树脂即尼龙1010树脂32.4份、熔点在23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5的尼龙树脂即尼龙6树脂23.5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8份、填料即碳酸钙19.7份、抗菌剂即载银离子的塑料抗菌剂1.3份、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和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27.8份。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称取熔点在22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4的尼龙树脂即尼龙1010树脂33.2份、熔点在23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5的尼龙树脂即尼龙6树脂21.7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0份、填料即碳酸钙21.4份、抗菌剂即载银离子的塑料抗菌剂1.5份、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7份和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28.9份。
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称取熔点在22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4的尼龙树脂即尼龙1010树脂34.8份、熔点在230℃以上并且黏度指数为2.5的尼龙树脂即尼龙6树脂24.9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填料即碳酸钙24.5份、抗菌剂即载银离子的塑料抗菌剂1.7份、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8份和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29.7份。
由上述实施例1至4得到的抗菌的尼龙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下表所示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