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密封型顶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452.9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少飞;李吉泉;苏茂莹;郑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57 | 分类号: | B29C45/5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部 气体 辅助 注射 成型 密封 型顶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端部密封型顶杆。
背景技术
在注射成型中,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以下简称“气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以下简称“外辅”)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外辅过程中,由于气体在塑件表面作用,型腔的密封对于气体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顶杆处则是气体泄漏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
对于顶杆处漏气,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顶杆模板内部顶杆上套密封圈,此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型腔的密封,但是这种方式却极大的影响了顶杆的运动,同时也加速了密封圈的老化和磨损。由于密封圈在模板内部,当其老化失效之后,更换又成了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外辅模具中顶杆处密封不严、顶杆运动不畅和密封圈老化更换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够保证外辅过程中型腔的密封要求,又不影响在实用过程中的正常运动,同时更换方便的用于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密封型顶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密封型顶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顶出端、密封环、顶杆固定端和螺栓,所述顶杆顶出端和固定端通过所述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顶杆顶出端与型芯接触的一侧设有所述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与所述密封环接触的一侧设有防止密封环在顶杆运动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沟槽,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顶杆顶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栓上套有一垫片。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的端面大小大于所述固定端的端面大小,使所述顶出端与塑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防止顶出时破坏塑件。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与型芯接触的侧面设为不易与型芯发生交错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环状凸起辅助密封。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当模具合模时,推板拉紧所述顶杆使得顶出端的密封环压紧型芯,达到密封的效果;当模具开模时,所述顶出端将塑件顶出即可。
由于外辅塑件多为薄板类塑件,故与塑件接触的顶出端的端面设为比固定端的端面要大使其与塑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防止顶出时破坏塑件;同时为了防止由于顶杆的变形容易与型芯发生交错而影响顶杆运动,故顶杆顶出端与型芯接触一侧设计为斜面。
为方便装配,将顶杆分为顶杆顶出端和顶杆固定端两部分,中间采用螺栓连接;为防止开模时螺栓阻碍顶杆运动,使用时需在相应模板留沉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顶杆处密封性好、顶杆运动顺畅和密封圈不易老化且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顶杆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合模状态下的顶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开模状态下的顶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外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密封型顶杆,特点是包括顶杆顶出端1、密封环2、顶杆固定端4和螺栓3,所述顶杆顶出端1和固定端4通过所述螺栓3连接固定,所述顶杆顶出端1与型芯7接触的一侧设有所述密封环2。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1与所述密封环2接触的一侧设有防止密封环2在顶杆运动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沟槽,所述密封环2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顶杆顶出端1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栓3上套有一垫片。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1的端面大小大于所述固定端4的端面大小,使所述顶出端1与塑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防止顶出时破坏塑件。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出端1与型芯接触的侧面设为不易与型芯7发生交错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2上设有环状凸起辅助密封。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当模具6合模时,推板5拉紧所述顶杆使得顶出端1的密封环2压紧型芯7,达到密封的效果;当模具6开模时,所述顶出端1将塑件顶出即可。
由于外辅塑件多为薄板类塑件,故与塑件接触的顶出端的端面设为比固定端端面的要大使其与塑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防止顶出时破坏塑件;同时为了防止由于顶杆的变形容易与型芯发生交错而影响顶杆运动,故顶杆顶出端与型芯接触一侧设计为斜面。
为方便装配,将顶杆分为顶杆顶出端和顶杆固定端两部分,中间采用螺栓连接;为防止开模时螺栓阻碍顶杆运动,使用时需在相应模板留沉孔8。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