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接收机网络化无线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337.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陈曦;张中华;高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收机 网络化 无线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多接收机网络化无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接收机构成无线网络相互通信,接收机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息获得第一测量值,同时所述无线网络中相邻接收机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测量值;利用接收机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分布式的实现接收机的定位,尤其是,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每一个历元,每一个接收机至少收集伪距、可见卫星位置以及与邻居接收机的测距信息;
步骤2、有4个及4个以上伪距的接收机利用伪距进行位置解算,并广播第一定位结果;
步骤3、伪距不足4个的接收机接收来自邻居接收机的第一定位结果,一旦收集的伪距个数X和邻居接收机的定位结果个数Y的和(即X+Y)大于等于4时,至少根据伪距、邻居接收机第一定位结果、可见卫星位置、相邻接收机的测距结果确定自己的第一定位结果,并向邻居接收机广播自身第一定位结果;
步骤4、重复步骤3直到不再有接收机广播第一定位结果;
步骤5、尚未确定第一定位结果的接收机随机初始化自己的位置得到第一定位结果;
步骤6、所有具有自身第K-1(K>1)定位结果的接收机根据至少接收到的所有伪距、邻居接收机第K-1定位结果、可见卫星位置、相邻接收机的测距结果,重新执行解算,得到自身的第K定位结果,并向所有接收机广播自身第K定位结果;
步骤7、所有接收机重复步骤6,直到自身第K定位结果与第K-1定位结果之间的差小于给定门限;
步骤8、输出第K定位结果为最终定位结果。
2.如权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在权1步骤7结束后、步骤8开始前存在以下扩展步骤:
步骤A、所有接收机进行接收机自主完整性检测运算,检查伪距和测距信息可能存在的问题;
步骤B、若自主完整性检测运算检查通过,则解算完成;否则根据自主完整性检测结果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并回到权1所述步骤6。
3.如权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完整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给定λmin,初始化检测门限其中n(n=X+Y)为本接收机可用的伪距和测距结果的总个数;给定水平告警门限HAL,λmin和HAL的具体值可以参考有关GPS文献;
步骤A2、相邻接收机交换第K次定位结果,并根据自身第K定位结果和相邻接收机第K定位结果确定自身观测矩阵H,计算最终残差ε=z和A=(HTWH)-1HT;
步骤A3、确定检测统计量:
步骤A4、对于第i个伪距,计算斜率对于第i个测距值,
步骤A5、如果HPL大于HAL,则自主完整性检测完成,检测结果为无问题测量值;否则比较rw与Tw,min的值,如果rw>Tw,min,则存在问题测量值,否则无问题测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公头板端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插拔式设备接地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