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251.9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香;吴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锂离子电池 焊接 牢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摆脱石油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能源,这将直接推动汽车业进行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及安全度更是尤为重要。锂离子电池是通过正负焊接串联形成电路,其焊接的牢固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寿命及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锂离子电池极耳的焊接形式如图1所示,正极片C(基材片铝箔)焊接正极耳A,负极片D(基材片铜箔)焊接负极耳B,正极片C的外层包裹着隔离膜F,隔离膜F的外层包裹着负极片D,负极片D的外层包裹着隔离膜E;正极耳A焊接电池盖,负极片D焊接电池壳底部,从而形成整个电池电流回路。所以,其中的任何一方出现虚焊、脱焊等不牢固状况,电池将出现短路或阻抗加大等问题,其循环性能将无法得到保障。那么电池极耳带焊接在极片基材上的牢固度如何检验?目前常用的检验方法为手撕极耳观察焊接或铆接面积,或者用夹子夹住极耳,然后用数显拉力计测量。以上检验方法并不能保证拉力值的客观性、科学性,也不利于检验分析;而且有些颇具有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无法批量使用,因此无法批量检测也给锂电池的使用过程埋下了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该方法无需破坏已焊接好的电池极耳。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
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所述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包括:
步骤0,利用焊接破坏性拉力测试电池极耳焊接样品是否为达标样品,若是则测试获得达标的电池极耳焊接样品的牢固焊点的电阻阈值及脱焊焊点的电阻阈值;
步骤1,在批量生产中抽检部分电池极耳焊接产品进行测试,获得所述部分电池极耳焊接产品的牢固焊点电阻值和脱焊焊点电阻值,并对所述牢固焊点电阻值和脱焊焊点电阻值进行F-检验和t-检验,获得F-检验检定结果和t-检验检定结果;
步骤2,若F-检验检定结果表示标准差有显著差异,则表示所述部分电池极耳焊接产品存在不合格产品;若F-检验检定结果表示标准差有没有差异,而t-检验检定结果表示平均差有显著差异,则同样表示所述部分电池极耳焊接产品存在不合格产品;所F-检验检定结果和t-检验检定结果均表示没有显出差异,则表示所述部分电池极耳焊接产品均为合格产品;若F-检验检定结果中的P值>0.05,则表示标准差没有差异;若t-检验检定结果中的P值<0.05,则表示平均值有显著的差异;
步骤3,若存在不合格产品,则将至少2个牢固焊点电阻值大于所述牢固焊点的电阻阈值的电池极耳焊接产品确定为不合格产品。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可以用于设备上的检测,为检测和分析极耳焊接牢固性提供辅助可靠的数据,且可以无破坏达到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批量检测,提高不良品控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锂离子电池极耳的焊接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牢固度的方法时的测试方式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A、正极耳; B、负极耳;
C、正极片; D、负极片;
E、隔离膜; F、隔离膜;
1、极片; 2、极耳;
3、测试电阻夹; 4、测试电阻夹;
5、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未经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型槽玻璃盘光学影像全自动筛选机
- 下一篇:回收奶瓶瓶盖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