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794.9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辉;徐少芝;秦大同;赵金龙;王斐;谢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6/365 | 分类号: | B60K6/365;B60K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模式 耦合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中,一般是采用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行星齿轮机构来实现对不同动力源输出的转矩和转速进行耦合。但是这种驱动系统中,需要采用较多的离合器和第一制动器才能实现转矩耦合和转速转速;并当动力源为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时,其需要更多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才能实现纯电动模式、怠速起停模式、行车助力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再生制动模式等工作模式,且各工作模式的切换操作复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结构较复杂,驱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低。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进行改进,使能实现转速耦合和转矩耦合,并具备多工作模式,且结构得到简化,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其可实现转速耦合和转矩耦合,当动力源为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的混合动力源时,其还具备纯电动模式、怠速起停模式、行车助力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再生制动模式等工作模式,且具有结构简洁,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高等特点。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与第一动力源动力输出端传动配合的第一传动轴、第二动力源、与第二动力源动力输出端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用于制动第三传动轴的第一制动器和由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行星架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
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齿轮,且太阳轮和第一传动轴同轴固定配合,齿圈和第一传动轴同轴转动配合;
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其同轴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传动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与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的同步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第三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和齿圈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动机,所述第二动力源为发动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为电动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为发动机;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制动第一传动轴的第二制动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当同步器处于空位时,由第一动力源单独驱动;当同步器和第二齿轮结合时,可实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输出的转矩耦合;当同步器和第三齿轮结合时,可实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输出的转速耦合。
2、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当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中为发动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源时,其具备纯电动模式、怠速起停模式、行车助力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再生制动模式等工作模式,且通过控制同步器即可实现各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简单。
3、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传动部件较少,系统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传动效率高。
4、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通过转速耦合,可实现无级变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1、与第一动力源1动力输出端传动配合的第一传动轴2、第二动力源3、与第二动力源3动力输出端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轴4、第三传动轴5、用于制动第三传动轴5的第一制动器6和由太阳轮7、行星轮8、齿圈9、行星架10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
第一传动轴2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齿轮11,且太阳轮7和第一传动轴2同轴固定配合,齿圈9和第一传动轴2同轴转动配合;
第二传动轴4上设置有与其同轴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第二传动轴4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与第二传动轴4同步转动的同步器14,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
第三传动轴5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四齿轮15和第五齿轮16,第四齿轮15和第三齿轮13啮合,第五齿轮16和齿圈9啮合。
本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的动力通过行星架10输出。
本实施例中齿圈9为双联齿轮式结构,其第一联齿轮和第五齿轮16啮合,第二联齿轮和行星轮8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